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本”创新的动力——期权激励制度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今企业的生产要素构成已经是资本 +劳力 +“知本”,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 ,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生产要素 ,它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本”与其他两个生产要素有机结合 ,即对“知本”创新的人才进行产权化激励 ,有利于推动创新 ,留住人材 ,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股份期权计划最适合“知本”创新特点 。
作者
吴嵋山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0年第6期26-30,38,共6页
R&D Management
关键词
生产要素
企业
知本创新
期权激励制度
股份期权计划
产权激励
分类号
F275.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1
柳卸林.
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10(4):67-76.
被引量:16
2
汪伟农.
上海国有企业实施期股激励的四种模式及点评[J]
.管理现代化,1999,19(6):39-4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8
1
杨长友,常清.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背景下高校创新体系优化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2024,20(7):655-662.
2
郑春东,和金生.
技术环境论[J]
.管理工程学报,2000,14(2):70-73.
被引量:9
3
张耀辉.
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系统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12):66-68.
被引量:7
4
吴添祖,冯勤,余春生.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般规律[J]
.中国软科学,2000(11):76-79.
被引量:11
5
连燕华.
国家创新系统的一种新的分析框架[J]
.科学学研究,2000,18(4):71-75.
被引量:9
6
刘希宋,甄耀红.
市场评价的产品决策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0(5):114-117.
被引量:17
7
王永杰,陈家宏,陈光,马跃.
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J]
.科学学研究,2000,18(2):42-49.
被引量:42
8
吴广谋,盛昭翰.
企业研发体制的演化与研发的综合协调模式[J]
.科研管理,2000,21(6):49-54.
被引量:2
9
李尚昆,连燕华.
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总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J]
.科研管理,2000,21(6):75-90.
被引量:1
10
雍颜,陈劲.
企业技术创新的高标准定位研究[J]
.科研管理,2001,22(1):79-85.
被引量:5
<
1
2
>
同被引文献
40
1
徐莉,王秋芳.
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3):69-71.
被引量:7
2
顾海.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探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1(9):30-32.
被引量:8
3
李时椿.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核心:产权激励[J]
.江汉论坛,2001(10):10-12.
被引量:18
4
孔泾源.
市场化与产权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分析[J]
.经济研究,1994,29(6):72-79.
被引量:23
5
郑景丽,熊正芳.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薪酬发展新趋势[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142-144.
被引量:8
6
高毅蓉.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本产权激励的阻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04X):236-237.
被引量:1
7
范琳.
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J]
.技术与市场,2006,13(05A):43-45.
被引量:2
8
吕明瑜.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低效的成因与对策[J]
.中州学刊,2006(3):58-61.
被引量:2
9
吕明瑜.
技术创新产权激励的制度安排[J]
.经济问题探索,2006(8):94-98.
被引量:5
10
刘云芳,杜文举.
广电媒体薪酬的“格雷欣法则”[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8):62-63.
被引量:4
<
1
2
3
4
>
引证文献
7
1
徐莉,王秋芳.
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3):69-71.
被引量:7
2
郑文范.
论科技创新的人格化机制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93-96.
被引量:4
3
郑景丽,熊正芳.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薪酬发展新趋势[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142-144.
被引量:8
4
叶儒霏,谭勇.
传统意识形态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134-138.
被引量:1
5
谢耘耕,吕倩.
构建内部激励机制 促进广电媒体创新[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4):21-22.
被引量:2
6
潘天洋.
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价值工程,2012,31(20):114-116.
被引量:1
7
齐蕊.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薪酬发展新趋势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36-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陈燕.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薪酬激励的发展研究[J]
.经济视野,2013(22).
2
郑文范.
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由“加工基地”模式向“制造基地”模式转变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4):44-47.
3
王乐杰,隋丽丽.
企业如何利用薪酬留住专业技术人员[J]
.商场现代化,2006(01Z):224-225.
被引量:5
4
张丽冬.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2006(7):307-308.
被引量:2
5
刘志强,张黎.
创新激励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资助制度比较研究[J]
.管理科学,2006,19(2):62-66.
被引量:10
6
吕明瑜.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低效的成因与对策[J]
.中州学刊,2006(3):58-61.
被引量:2
7
刘洁泓.
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的管理[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5):115-117.
8
杨晨,董莹.
企业职务发明专利创新者的利益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142-144.
被引量:2
9
刘增武.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构建[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7-9.
被引量:3
10
姜尔加,王静,吴周利.
基于技术创新收益周期的激励机制构建[J]
.软科学,2007,21(1):117-121.
被引量:1
<
1
2
3
>
1
王国保.
基于EVA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探讨[J]
.经济经纬,2005,22(2):72-74.
被引量:6
2
文玉春.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博弈论分析[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1):15-17.
3
王璞维,张英明.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3):22-23.
4
李春,李兰.
浅析国有企业期权激励[J]
.江苏改革,2002(8):33-34.
5
于金欢,唐志武.
关于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7(2):44-46.
6
胡立君,陈静.
在中国,谁是真正的(王)[J]
.企业家信息,2003(3):45-45.
7
刘玉琳.
EVA与管理层激励[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1):20-21.
被引量:3
8
薛锋,姚亚平.
打开期权激励之门[J]
.数字财富,2005(6):36-37.
9
文玉春.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博弈论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9):191-193.
被引量:1
10
管军,段兴民.
上市公司人力资本股票期权激励审计方法研究[J]
.当代财经,2003(8):122-125.
被引量:1
<
1
2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荣清
孙宝盛
黄钧
任南琪
魏源送
徐亚同
罗晓
李军
王光华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微生物群落结构
零价铁
底泥
磷脂脂肪酸
铬污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