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Ⅰ.微量元素 被引量:1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青岛地区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微量元素Co、Cr、Cu、Fe、Mn、Ni、Ph、Zn等,并测定了雨水的 pH。分析表明,雨水中微量元素的溶解态浓度与降雨量是反相关,且高于海水和世界河流平均值,表明青岛地区雨水对海洋可能成为一个污染源。酸雨促进了大气颗粒物的溶解,改变了元素溶解态与颗粒态之间的配比,对大气、海洋环境系统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干、湿沉降物的浓度变化和通量,并就干沉降与南黄海沉积物、青岛地区雨水溶解态与未污染区域的溶解态元素之间的潜在关联以及冬、夏季雨水中溶解态、颗粒态化学要素和大气干沉降的浓度差别,进行了对比分析。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28,共8页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No.49000061)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Mitsuo Uematsu,Robert A. Duce,Joseph M. Prospero. Deposition of atmospheric mineral particles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J] 1985,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1):123~138
  • 2Gu Hongkan,Liu Mingxing,Li Guoji,Bao Wanyou,Zhang Shoulin. Some trace metal ions in natural waters of Tianshan Mountains and Qinghai-Tibet plateau[J] 1984,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81~87

同被引文献327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181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