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15)N对春小麦氮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用^(15)NH_4^(15)NO_3对春小麦进行了施肥时期、施肥深度和施肥量的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前期施氮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和茎叶干物质向籽粒转移。在供试地区,施肥深度以12cm 为最佳,施肥量以8kgN/亩为宜。
作者
兰晓泉
华星嘉
机构地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核农学通报》
1991年第5期216-220,共5页
关键词
小麦
施肥
氮肥
氮15
分类号
S512.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9
1
石玉,于振文,王东,李延奇,王雪.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6,32(12):1860-1866.
被引量:103
2
石玉,于振文.
施氮量和氮肥底追比例对济麦20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710-714.
被引量:39
3
贾树龙,孟春香,唐玉霞,刘春田.
小麦灌水定额对追施尿素肥效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4):54-59.
被引量:3
4
张起刚,何昌永,王化国,杨合法,陶益寿.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冬灌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吸收N素的影响[J]
.核农学通报,1993,14(4):172-176.
被引量:4
5
王奎波,余美炎,申秀珍,陈学留,王志芬.
应用^(15)N研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10(3):188-192.
被引量:1
6
余美炎,申秀珍,王奎波,王同燕,陈学留,王志芬.
高产小麦施肥效应的研究[J]
.核农学报,1994,8(1):33-40.
被引量:12
7
向敏超,毛端明.
^(15)N研究新疆灌淤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氮的利用和去向[J]
.土壤肥料,1994(4):18-21.
被引量:15
8
茹德平,赵彩霞,李习军,李青松,赵治军.
用^(15)N示踪技术研究高产小麦、玉米的施氮规律[J]
.核农学报,2005,19(2):151-154.
被引量:28
9
李贵宝,张桂兰,孙克刚,李传文,姜鸿启.
应用^(15)N示踪技术对豫东潮土区冬小麦氮肥施用技术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95(1):32-34.
被引量:5
10
张丽娟,巨晓棠,张福锁,毕淑芹,高强.
小麦各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2261-2267.
被引量:10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1
1
孙昭安,陈清,朱彪,曹慧,孟凡乔.
化肥氮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的贡献和土壤氮库的补偿[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3):413-430.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俊杰,邹洪琴,许发辉,张水清,岳克,徐明岗,段英华.
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小麦各生育期氮素形态的调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8):1321-1329.
被引量:16
2
杨慧敏,王涛,窦瑛霞,赵护兵,王朝辉.
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22,42(8):1012-1018.
被引量:2
3
李霞,李赟,李慕嵘,尹立俊,王小燕,漆栋良.
开花期渍水对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小麦氮素积累运转和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7):1883-1892.
被引量:5
4
乔天,刘霞,杨威,高宏远.
基于15N同位素示踪盐渍化农田向日葵氮素利用规律[J]
.水土保持学报,2022,36(5):344-350.
被引量:1
5
王静,唐刚,刘磊,付文涛,刘桃菊,曾勇军,陈金,黄山.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红壤性稻田残留氮在团聚体内分布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12):10-16.
被引量:2
6
尹豪杰,孔丽婷,王荣荣,车子强,刘建国,蒋桂英,谢冰莹,姜丰,张婷.
基于^(15)N标记的干旱区滴灌肥料氮的去向和效益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3):414-426.
被引量:1
7
钱彩虹,陈立,李春燕,丁锦峰,朱敏,郭文善,朱新开.
减量施氮对稻茬红皮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盈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9):75-81.
被引量:3
8
刘玉颖,沈丰,杨劲峰,蔡芳芳,付时丰,罗培宇,李娜,戴健,韩晓日.
长期施肥棕壤大豆产量的演变及土壤氮素分布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23,56(10):1920-1934.
被引量:11
9
徐新朋,串丽敏,何萍,周卫.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小麦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7):1190-1201.
被引量:4
10
沈云鹏,张水勤,许猛,李燕婷,高强,赵秉强,袁亮.
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对冬小麦产量和基施肥料氮去向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9):1654-1663.
被引量:3
<
1
2
>
1
Urqu.,S,莫治雄.
生物固氮对甘蔗生长的贡献:^15N和氮平衡测定结果[J]
.国外农学(甘蔗),1993(1):12-22.
2
董彦明,刘志远,罗翔宇,孙文相,刘元英.
启动氮对大豆可溶性糖积累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7):48-52.
3
黄志武,卢仁骏,朱义贵,李敏怀.
稻秆(^(15)N)和尿素(^(15)N)单施或混施时,水稻对标记氮的吸收与1[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4):58-63.
被引量:1
4
卢维盛,李华兴,刘远金,陈喜崇.
不同耕作方法对抛秧水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4):8-10.
被引量:21
5
邵慧,钱忠龙,李建强,戴正秀.
粘壤土水稻氮肥减量增效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0,51(5):997-998.
被引量:5
6
张平,付余满,刘兆荣,郑喜全.
利用^(15)N研究人参氮素营养[J]
.核农学报,1991,5(4):251-253.
7
于佰双.
^(15)N示踪技术在大豆研究领域的应用概况[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5(6):35-37.
8
柯福源,汪寅虎,张明芝.
利用^(15)N示踪研究稀土肥料对氮的吸收[J]
.上海农业科技,1993(4):39-39.
9
周瑞庆,陈开铁,李合松,黄剑良,邹应斌,萧光玉.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17(4):665-669.
被引量:21
10
张起刚,何昌永,王化国,杨合法,陶益寿.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冬灌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吸收N素的影响[J]
.核农学通报,1993,14(4):172-176.
被引量:4
<
1
2
>
核农学通报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吕明臣
杨扬
张红
马元驹
叶穗冰
陈超
杜勇
田高良
洪缨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相关主题
信息传递
图书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