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92-94,共3页
Journal of Songliao(Social Science Edition)
参考文献1
-
1[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55-159。
同被引文献15
-
1李菊芬,梁晓峰,杨世源.对“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5):48-49. 被引量:12
-
2冯贵宗.对我校逐步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32-35. 被引量:2
-
3张东旭.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2):86-89. 被引量:2
-
4吴虹.对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5):133-135. 被引量:10
-
5杨德广.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分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2002,(专刊):30-33.
-
6《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黄达武等."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新进展"一第十三届全国管理信息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1998年
-
7计算中心通讯(北京大学计算中心),2001,(1).
-
8黄达武等.《北京大学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分析》[J].同济教育研究,1996,.
-
9李桂红.高校学分制改革 缘何步履维艰[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9(3):84-85. 被引量:10
-
10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46-46. 被引量:169
引证文献5
-
1卢绍娟.对高校学分制的探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z1):30-33.
-
2何双宝.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学分制改革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05(3):20-21. 被引量:1
-
3张顺兴,宋顺宗.高等医药院校实施绩点学分制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346-347. 被引量:1
-
4种连荣,陈光,耿幼平,张蓓,王升传,刘天华.浅谈校园网络环境下学分制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管理信息系统,2001(11):39-41. 被引量:2
-
5郇良勋,陈建中,杨伟文.浅议学分制改革的突破口[J].江苏高教,2003(3):68-7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陈振兴,佴钢,林昱.云南财贸学院学分制下的选课系统改革初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20(S1):69-72. 被引量:2
-
2孟少英,孙诚,赵瑞华.本科生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80-81. 被引量:23
-
3刘环.多媒体教室预约系统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7):221-223. 被引量:5
-
4李红英.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84-85. 被引量:7
-
5李丽萍,于宏新.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条件及对策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3):99-101.
-
6陈荔.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70-74. 被引量:3
-
7李玲霞.地方高校专业分流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153-156. 被引量:4
-
8夏利民,李冰颖,江泽涛,高益庆.基于B/S模式下的实验预约管理系统的设计[J].江西科学,2003,21(2):132-135. 被引量:10
-
9张俞,杨朔亚.论学分制下如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2004,16(2):122-124. 被引量:8
-
10陈厚丰,蔡香宜.高校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微观约束条件及策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80-84.
-
1许崇麒.留有效作业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J].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09(1):26-28.
-
2茅海琼.试论中职学校弹性学制下的收费管理[J].科技视界,2011(25):110-111. 被引量:1
-
3毛正强.对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9):38-39. 被引量:5
-
4鲍怀义.高校学分制运行机制的探索[J].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69-73. 被引量:2
-
5徐冰.高校实施学分制再思考[J].理论导报,2014(5):54-55. 被引量:2
-
6李星贵.论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世纪桥,2006(9X):111-112. 被引量:1
-
7王树亭.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7):173-174. 被引量:2
-
8季羡林.我在德国上大学[J].教师博览(上旬刊),2008(8):46-46.
-
9夏能权.活动激趣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0(5):4-5.
-
10沈善云.初中英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11):42-4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