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技术分析对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用统计方法作了检验分析 ,认为 :技术分析在早期的 A股市场是显著有效的 ,而且短期分析比中长期分析更有效 ;但现阶段已很难再单纯依靠技术分析获得超额利润。 B股市场则仍可依靠技术分析获利 ,但收效呈越来越不明显的趋势。市盈率、股本规模对技术分析是否有效基本没有影响。
作者
韩杨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7,共9页
Economic Science
关键词
技术分析
A股指数
B股指数
股票市场
中国
有效性研究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2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78
参考文献
1
1
Bodie,Z 朱宝宪等(译).投资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同被引文献
122
1
方振飞,颜思璇,徐建程.
基于“三高三低”的量化交易策略[J]
.经济研究导刊,2020(2):164-165.
被引量:3
2
孙碧波,方健雯.
对中国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检验——基于技术分析获利能力的实证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6(6):52-57.
被引量:22
3
郑宏.
从股市有效性检验来看技术分析的应用效果[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22-26.
被引量:3
4
孙碧波.
移动平均线有用吗?——基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22(2):149-156.
被引量:41
5
俞乔.
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1994,29(9):43-50.
被引量:297
6
代金博,王少平.
中国股市超额收益的概率预测[J]
.统计与决策,2005,21(03S):15-17.
被引量:1
7
陈成,王永县.
股市技术分析理论研究发展综述[J]
.经济师,2005(5):13-15.
被引量:4
8
曾劲松.
技术分析与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J]
.财经问题研究,2005(8):27-30.
被引量:17
9
宋颂兴,金伟根.
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J]
.经济学家,1995(4):107-113.
被引量:161
10
刘慧宏.
基于历史的期货市场有效性检验[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14(4):353-355.
被引量:5
<
1
2
3
4
5
…
13
>
引证文献
25
1
王志刚,曾勇,李平.
技术交易规则预测能力与收益率动态过程——基于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9):122-133.
被引量:5
2
向文葵,胡忠林.
论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
.经济研究导刊,2008(3):41-43.
被引量:6
3
廖远甦.
从我国股市的实证分析看有效性检验的缺陷[J]
.北方经济,2008(22):69-70.
4
汪燕青,乐燕波.
时态关联规则在股市走势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6):357-358.
5
王志刚,曾勇,李平.
中国股票市场技术分析非线性预测能力的实证检验[J]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149-153.
被引量:19
6
尹宇明,周文强,何鸣.
中国股市技术交易规则有效性的计量分析——以长期横盘形态为例[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31(6):81-86.
被引量:1
7
王安静.
有效市场假设与股市泡沫[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4(4):7-9.
8
陈伟利,陈国华,余星,孙红果.
技术指标可以战胜市场吗?——兼论中国证券市场弱式有效性的变化[J]
.特区经济,2014(4):131-132.
被引量:2
9
邹羽.
上证指数反弹回调幅度实证分析[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3):66-68.
10
李斌,张迪,周洋.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存在趋势吗?[J]
.证券市场导报,2017(1):43-51.
被引量:4
<
1
2
3
>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罗泽南.
基于集成树模型的Stacking量化选股策略研究[J]
.中国物价,2021(2):81-84.
被引量:1
2
刘宗兴.
基于布林通道的量化投资策略研究——以我国多品种商品期货为例[J]
.时代金融,2020(36):91-93.
被引量:1
3
赵子铭.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价值投资策略分析[J]
.时代金融,2020(22):68-72.
4
贺平,兰伟,丁月.
我国股票市场可以预测吗?——基于组合LASSO-logistic方法的视角[J]
.统计研究,2021,38(5):82-96.
被引量:10
5
聂琳琳,张大庆,黄胜绢.
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股票买卖策略研究[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23,37(2):25-32.
6
刘兰英.
浅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的有效性[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3):45-47.
7
瞿慧.
基于遗传编程的上证50指数技术交易规则研究[J]
.管理科学,2010,23(5):103-113.
被引量:3
8
吴雄华,刘亚.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熔喷非织造布工艺参数优化[J]
.纺织学报,2011,32(1):51-54.
被引量:6
9
文守逊,黄文明.
我国股市指数波浪曲线的时间窗口研究——基于可公度法[J]
.技术经济,2011,30(1):99-104.
被引量:3
10
尹宇明,周文强,何鸣.
中国股市技术交易规则有效性的计量分析——以长期横盘形态为例[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31(6):81-86.
被引量:1
<
1
2
3
4
5
…
8
>
1
黄志勇.
汇率变化对我国FDI影响的实证分析[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4):36-39.
被引量:17
2
伞锋,祝宝良.
步入高风险欠稳定时期——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与金融市场中长期分析[J]
.国际贸易,1999(5):32-34.
3
上投摩根基金:近期A股或维持震荡[J]
.股市动态分析,2012(16):67-67.
4
吴祖明.
全球资本供求的中长期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1997,15(4):41-44.
5
陈东,吴炳华,张帆.
次级债风波考验中国智慧[J]
.西部论丛,2007(10):50-52.
6
李凯,恰汗·合孜尔.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CPI的短期分析预测[J]
.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12(6):20-22.
7
汪曾涛,叶芬.
两难抉择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J]
.经济论坛,2005(6):4-5.
8
卧龙.
无论见顶与否 短期均难破位[J]
.股市动态分析,2015,0(30):16-17.
9
王洪光.
M-F模型与小野模型评介[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1):18-19.
10
邓敏.
人民币汇率趋势的中长期分析:博弈模型[J]
.城市金融论坛,2000,5(1):7-10.
被引量:3
<
1
2
>
经济科学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