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基金
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资助
同被引文献6
-
1尹继佐主编.《建设世界城市—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思考》[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
2王战主编.《WTO元年与上海发展思路创新》[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3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 Success Through Diversity—Lond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July 2001.
-
4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2000.
-
5杜谦,杨起全.关于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1(2):22-26. 被引量:18
-
6于维栋.从大国兴衰看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J].科学新闻,2002,0(13):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
-
1康兰英.建立供水企业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公用事业,2005,19(4):1-3.
-
2李文明,赵曙明,王雅林.科技创新的特点、主体与动力激励系统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6(6):60-63. 被引量:4
-
3李文明,袁晓莉.科技创新及其微观与宏观系统构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225-228. 被引量:2
-
4李丹,孙萍,宫国鑫.论政府科技管理创新能力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8-9. 被引量:2
-
5李文明.城市科技创新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政府对策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6-10.
-
6沈国斐,杨莲芬.杭州市区、县(市)科技管理创新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8):59-63. 被引量:1
-
7刘广珠,李文明,段兴民.地方政府促进城市科技创新系统构建的策略[J].科学学研究,2007,25(A02):506-511. 被引量:1
-
8王革.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机制及其模型设计[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11):52-55. 被引量:2
-
1田学科.澳大利亚科技发展环境的特点[J].国际技术经济导报,1997(2):20-22.
-
2王卫东.宁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浅探[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10):31-33.
-
3刘学强.钦州市科技局: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7):33-33.
-
4唱响自主创新主旋律 加快推进创新型南宁建设——南宁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8).
-
5巩艳芳.爱尔兰:欧洲的“硅谷”[J].领导科学,2004(7):53-54.
-
6李军,王岫斌.关于完善黑龙江省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型省份的建议[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1):81-81.
-
7张利华,王胜光,湛学勇.我国县(市)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J].科研管理,2001,22(2):136-144.
-
8卷首语[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2).
-
9黄斌,汪长柳,马丽.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2):59-62. 被引量:12
-
10刘峰.中国船舶配套科技发展环境、现状及建议[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