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Recent Studies on Effect of Chinese Drugs on Allergic Diseas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近 10年来有关中药抑制Ⅰ型变态反应的研究概况。从抑制IgE产生 ,保护稳定靶细胞 ,抑制释放过敏介质 ,对抗过敏反应介质 ,中和变应原几个环节 ,介绍作用机理较清楚的中药化学成分 ,单味中药及复方 ,并就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
田芳
机构地区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5-18,共4页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免疫学
变态反应
中医药治疗
分类号
R259.93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7
1
殷金珠,张琪,崔东昇,韩桂秋,潘竟先.
苦参治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理研究[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25(2):84-86.
被引量:24
2
沈自尹.
中医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综述与评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7):443-446.
被引量:54
3
徐勤枝,丁新民,李强,刘忠令.
IL-13与支气管哮喘[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24(3):156-159.
被引量:16
4
席孝贤,贺新怀.
中药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14(3):34-37.
被引量:9
5
金亚宏,曹秀芳,李兰芳,原桂东,王素芬.
茵陈五苓散抗变态反应作用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2):49-50.
被引量:17
6
胡学军,骆和生,吴谦.
祛风清肺口服液抗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1):45-48.
被引量:9
7
林科雄,王长征,钱桂生.
雷公藤抑制哮喘豚鼠模型IL-5、GM-CSF表达以及核因子-κB的作用[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21(1):66-69.
被引量:12
8
洒玉萍.
《伤寒杂病论》汤方抗过敏药理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18(2):6-6.
被引量:2
9
林建海,刘宝裕.
平喘中药对致敏性哮喘豚鼠气道的作用[J]
.上海医学,1996,19(11):638-641.
被引量:43
10
谢寿昌.
中药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概况[J]
.中药材,1994,17(9):44-45.
被引量:13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谭生建,王琰,刘刚,郭代红,韩晋.
补骨脂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2):99-100.
被引量:19
2
董振华.
某些中药复方的抗变态反应作用[J]
.中成药,1989,11(11):37-38.
被引量:4
3
骆和生,苏雪英.
喉痒咳嗽213例证治分析[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4):33-34.
被引量:2
4
王长征,郭先健,王顺朝.
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反应性的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68-69.
被引量:36
5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
6
徐叔云 卞如濂.降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筛选.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81-783.
7
殷凯生.一种改良的嗜碱细胞组胺释放试验[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3,3(6):362-362.
8
窦淑筠 符云峰.血及组织中组胺的荧光测定法[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1,4(2):100-100.
9
张淑敏 马佳雯 等.天花粉引起被动肺过敏的大鼠模型[J].中国药理学报,1985,3(1):68-68.
10
匿名著者,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年,12卷,13页
<
1
2
3
4
>
共引文献
255
1
史锁芳.
祛风宣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76-78.
被引量:17
2
宋捷,常志东.
用于肿瘤辅助治疗的中草药材的研究[J]
.化工学报,2000,51(S1):283-286.
3
刘琪军,牟德英.
活血化瘀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J]
.中药与临床,2010,1(2):58-60.
被引量:8
4
韩光,张慧,谢丛华,周云峰.
GATA-3在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6).
5
于伟,张史昭,邓伟.
火把花根片合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蛋白尿的IgA肾病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4):34-35.
被引量:1
6
刘军麟,吴斌,陈华军,何承伟,谢佳星,李祚涛.
白细胞介素13基因+1923C/T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及对血浆总IgE水平的影响[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3):211-214.
被引量:2
7
倪健,董竞成.
三种中药药效成分抗支气管哮喘变应性炎症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4):49-51.
被引量:41
8
龙涛,杨祖丽.
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疗效观察[J]
.职业与健康,2004,20(8):98-98.
被引量:6
9
周丽娟,许利平.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免疫调节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79-80.
被引量:21
10
吉春玲.
中药抗过敏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近况[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4):85-88.
被引量:12
<
1
2
3
4
5
…
26
>
同被引文献
38
1
张虹.
截敏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8(1):3-5.
被引量:3
2
王晓平.
温阳通窍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7(4):25-25.
被引量:10
3
邱根祥,江敏.
加味射干麻黄汤为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0例——附西药治疗30例对照[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83-483.
被引量:4
4
张承烈.
抗过敏中药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53-255.
被引量:35
5
张罗,顾之燕.
鼻用皮质类固醇安全性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7):552-556.
被引量:26
6
周景伟.
加味附子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26-26.
被引量:3
7
李晓天,巫毅,李彦.
过敏性皮肤病的病因探讨及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6,8(6):3-4.
被引量:6
8
吴拥军.
益气温阳法治疗老年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6,27(5):42-43.
被引量:1
9
付云秀.
益肺补肾通络法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7):401-401.
被引量:1
10
李明.
抗过敏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J]
.江苏中医药,2007,39(2):5-6.
被引量:17
<
1
2
3
4
>
引证文献
2
1
李培硕,刘亚明.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Meta分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3):37-39.
被引量:10
2
王丹丹,覃骊兰.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组方规律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23,32(3):108-1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刘鑫.
浅谈中医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调理[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27):427-428.
2
陈淑君.
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对照研究[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98-99.
被引量:2
3
万丽玲,杨铁柱.
自拟通窍御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举隅[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76-77.
4
牛彩琴,张团笑,张新平.
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32-233.
被引量:5
5
张玉芳.
Toll样受体4与免疫球蛋白E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0):102-103.
被引量:2
6
范愈燕,支楠,张罗.
中草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概况[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112-115.
被引量:16
7
李孝波,李霞,程生辉,郝瑞春,李培硕,罗秀夏,门九章.
新过敏煎对新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16(5):13-15.
被引量:1
8
钟娟,郑芸,李刚,孟照莉,胥科,陶勇.
中草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系统评价再评价[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63-266.
被引量:15
9
宁云红,郭承伟.
以21篇临床文献综述芍药甘草汤应用概况[J]
.中医药导报,2017,23(3):83-84.
被引量:20
10
郭惟,何颖贤,张徐文,温俊茂,刘煜德.
玉屏风散加减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系统评价[J]
.中国药房,2017,28(21):2947-2950.
被引量:17
<
1
2
>
1
席孝贤,贺新怀.
中药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14(3):34-37.
被引量:9
2
李晴.
吃红枣治过敏[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06(1):54-54.
3
孙雁序,于仲玲.
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的几个环节述略[J]
.中医药学报,1992,20(4):10-11.
被引量:2
4
张超群.
脏腑辨证中的整体观念探析[J]
.现代中医药,1997,21(6):11-12.
5
梁逸强,潘朝锌,何新兵,杨清华,温志浩,张振千,吴海珊,周端.
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几个环节[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6):1119-1120.
被引量:1
6
彭贵阳.
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42种中药药理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3(1):48-49.
被引量:20
7
华晓东,尹春晖.
抗过敏中药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2009,21(6):69-72.
被引量:23
8
刘志斌,杨冀平,安怀玉.
冠心病中医临证施治[J]
.江西中医药,2003,34(9):18-19.
被引量:2
9
赵锦卉.
浅谈中药汤剂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1):22-23.
被引量:1
10
李土明,钟萍.
中医药对脑缺血后炎症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1140-1143.
被引量:5
<
1
2
>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荣清
孙宝盛
黄钧
任南琪
魏源送
徐亚同
罗晓
李军
王光华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微生物群落结构
零价铁
底泥
磷脂脂肪酸
铬污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