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航天工业管理》
2001年第11期40-42,共3页
Aerospace Industry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25
-
1黄梅,唐德祥.效率工资的博弈思想及其制度安排[J].商场现代化,2008(2):319-320. 被引量:1
-
2陈洪安.效率工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2(S1):70-72. 被引量:3
-
3林海涛.论效率工资在人才引进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20-22. 被引量:3
-
4范俊飞,储小平.效率工资利与弊[J].商业研究,2005(3):116-118. 被引量:5
-
5薛辉.浅析效率工资——理论述评作用机理借鉴意义[J].集团经济研究,2005(4):161-162. 被引量:7
-
6王惠芬.ERP系统应用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的乘数效应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4):130-132. 被引量:1
-
7张敬,李晓华.公、私制企业效率工资的比较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19(9):63-65. 被引量:3
-
8刘蓉.效率工资模型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06Z):264-265. 被引量:3
-
9吕军书.关于“民工荒”的再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4):156-158. 被引量:4
-
10计军恒,王立梅.企业价值创造系统中技术创新乘数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6(21):52-55. 被引量:2
-
1杜江.“入世”与效率工资论[J].经营管理者,2000(8):39-40.
-
2张文君.效率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0(6X):14-14. 被引量:2
-
3陈宇.俄罗斯预测2015年实际工资下降3.9%[J].四川劳动保障,2014,0(12):29-29.
-
4王胜强,朱富强.效率工资论与中国的“买断年薪”制[J].江淮论坛,2000(5):40-43. 被引量:1
-
5罗晓磊.现代企业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咨询,2003(4):42-44.
-
6黄骏达.泉州民营企业实行效率工资的必要性分析[J].市场周刊,2011,24(1):29-30. 被引量:2
-
7胡震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调动优秀人才积极性[J].铜业工程,2000(3):78-80.
-
8梁小民.激励比惩罚更有效[J].企业文化,2006(7):50-51.
-
9王晓洁.鲍泰利:完成改革的时候到了[J].环球企业家,2012(5):32-32.
-
10范俊飞,储小平.效率工资利与弊[J].商业研究,2005(3):116-11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