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商隐诗歌女性形象两极化倾向及其对诗风的影响
被引量:
2
The bipolarization of the feminine images in Li Shanyin's poety and its influence on poetic composi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商隐诗歌女性形象存在两极化倾向 :尤物化与神化。尤物化是儒家传统文化根植于诗人心中女祸亡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神化倾向是士大夫隐密难言的爱情生活的抒写策略。女性形象两极化倾向影响了诗人审美旨趣及艺术技巧的使用 ,同时也影响了诗歌的风格 :女性形象尤物化使女祸亡国题旨得到鲜明突现 。
作者
蔡燕
机构地区
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0-55,共6页
Journal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李商隐
女性形象
尤物化
神化
诗歌
艺术风格
文学评论
唐代
审美旨趣
艺术技巧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9
1
蔡燕.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论李商隐爱情诗的“间阻之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S1):87-95.
被引量:8
2
迟宝东.
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J]
.天津社会科学,1999(5):89-92.
被引量:2
3
杜志国.
秉无私之刀尺,成不朽之诗名──略论李商隐爱情诗对齐梁诗歌的承继与超越[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30-33.
被引量:1
4
李乃龙.
论唐代艳情游仙诗[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3):69-74.
被引量:5
5
郑训佐.
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忧患意识[J]
.东岳论丛,1986,7(2):95-100.
被引量:3
6
苏涵.
一个弱者的爱情世界——李商隐爱情诗的人格阐释[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0(3):54-60.
被引量:6
7
罗锡诗.
论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朦胧美[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1):125-131.
被引量:10
8
张明非.
论中唐艳情诗的勃兴[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8(1):8-12.
被引量:9
9
郭其云.
杜牧艳诗析[J]
.学术论坛,1989,13(1):58-61.
被引量:1
10
文航生.
晚唐艳诗概述[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7-15.
被引量:5
<
1
2
3
4
>
引证文献
2
1
刘艳萍.
中晚唐艳诗研究述评[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2):8-12.
被引量:1
2
张传良.
李商隐诗歌中的女性人物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5):264-2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易思平.
道教女性崇拜与李商隐诗歌的女性化特色[J]
.社科纵横,2016,31(6):125-128.
2
董双.
施肩吾七绝体艳诗的诗史地位[J]
.中国韵文学刊,2019,33(2):37-43.
1
沈艳.
李商隐爱情诗中女性形象探析(上篇)[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10):197-198.
2
蔡燕,张西虎.
李商隐爱情诗女性形象神化倾向及其对诗风的影响[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21(5):49-54.
被引量:5
3
杨启.
论冰心散文对儒家文化的认同[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2):13-14.
4
刘莉萱.
长篇小说《自己埋单》读后随感[J]
.文学教育,2012(16):137-137.
5
彭利芝.
妺喜形象考论——兼论明清历史小说中的“女祸”现象[J]
.明清小说研究,2005(2):146-157.
被引量:2
6
孟昭燕.
谈女祸诗[J]
.华夏文化,2004(2):41-42.
7
肖兰英.
略论儒家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学中的表现[J]
.重庆电大学刊,1998(3):42-44.
8
李夏蔚.
儒家传统文化对“祥子”形象刻画影响叙议[J]
.卷宗,2014,4(3):461-462.
9
朱妙伶.
《金瓶梅》崇祯本插图对“女祸论”的阐释[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08-114.
10
卢倩倩.
沉默的羔羊——《列女传·孽嬖传》女祸观新解[J]
.青年文学家,2014,0(7Z):34-35.
<
1
2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孙学刚
李宁
吕志平
龙勉
靖林林
黎春华
王一平
郭常宁
刘小菁
相关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浙江众达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主题
窗孔
磨浆机
自动控制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