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对传统媒介的影响──从911事件谈起
出处
《电子出版》
2001年第10期25-28,共4页
Electronic Publishing
二级参考文献11
-
1[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162页.
-
2报讯:《遗珠存越地,终得慧眼识》,《钱江晚报》2000年3月4日.
-
3参见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
4孙坚华.《一个多媒体与媒体多的时代》.原载《易维IT评论》http:/xu.peng.163.net.
-
5[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林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
6陈力丹.《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和民主》.http.//lexicen.163.net/works/free.html.
-
7埃里克·尚菲尔德.《遂心如意的数字化定制经济》[J].对富:中文版,1999,1:3-3.
-
8尼葛洛庞帝著.《数学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182页.
-
9约翰·布洛克曼著,汪仲,丘家成,韩世芳译.《未来英雄-30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167页.
-
10[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孙道章,路林沙,王金奈,赵其琪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72页.
共引文献6
-
1曹如军,管向红,沈贤.网络传播的深层思考(英文)[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6):72-75.
-
2靳琰,杨昊昕.自然语言的网络再造[J].电化教育研究,2011,32(2):25-29. 被引量:1
-
3马金平.论新闻报道策划的实践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1):65-67. 被引量:1
-
4樊亚平.共有新闻辩析[J].当代传播,2002(5):29-31.
-
5邬建中,杨帆,李清鑫.溯源、反思与展望:AI主播的技术具身[J].青年记者,2023(4):60-63. 被引量:12
-
6李树忠.表达渠道权与民主政治[J].中国法学,2003(5):50-56. 被引量:21
-
1编余废墨[J].视听技术,2005(10):1-1.
-
2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5X):12-15. 被引量:228
-
3崔华超.网络空间内的人际交往与多元身份认同[J].决策探索,2012(16):64-64.
-
4王瑶.电视购物频道的生存之道[J].新闻传播,2009(6):30-31. 被引量:1
-
5何双百.“媒介融合”下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与收视形态[J].当代电视,2013(10):97-98. 被引量:2
-
6龙小农.美国报业寒冬的启示:报纸必须学会数字化生存[J].中国报业,2009(8):9-13.
-
7李晓平,张洪生.从系统学的角度看报纸的发展态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4):146-148.
-
8马可.电视导视来了——从黑白电视到导视频道开播[J].温州人,2009,0(1):86-88.
-
9雷树德.《数字化生存》再读[J].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2011(6):70-70.
-
10高兴.专题:户外媒体数字化热潮来袭——户外新媒体现三足鼎立,航空媒体市场高度集中[J].广告大观(媒介版),2012(6):55-5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