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光细菌法监测工业废水综合毒性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淮安市工业废水的毒性进行测定 ,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HgCl2 作为参比毒性 ,使此法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 ,可以看出 ,该方法测出的水质毒性能够更好反映出水质污染状况。
作者
王兆群
王芹丁
长春
机构地区
江苏淮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Instrumentation·Analysis·Monitoring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分级标准
综合毒性
工业废水
环境监测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15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7
1
顾宗廉,谢思琴,吴留松,周德智,夏伏虎,应浙鸿.
发光细菌暗变种对土地处理的工业废渣的致突变效应[J]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3):349-354.
被引量:10
2
王德铭.
我国环境生物学研究新进展[J]
.中国环境科学,1989,9(3):169-178.
被引量:15
3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0-62.
4
袁东星,邓永智,林玉晖.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发光菌快速检测[J]
.环境化学,1997,16(1):77-81.
被引量:52
5
袁东星,邓永智,樊敏.
发光菌的流动注射分析体系及其应用[J]
.环境化学,1997,16(5):463-469.
被引量:3
6
徐景达(译).药物结构与活性关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7
袁星,郎佩珍,洪晖,赵元慧,韩朔睽,王连生,马梅,王子健.
应用发光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毒性[J]
.环境化学,1994,13(3):255-258.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132
1
陈光荣,中国环境科学,1986年,6卷,2期,60页
2
杞桑,中国环境科学,1986年,6卷,3期,64页
3
修瑞琴,中国环境科学,1986年,8卷,6期,38页
4
尹伊伟,中国环境科学,1986年,6卷,2期,3页
5
赵国印,重庆环境保护,1986年,6期,8页
6
王德铭,生态学报,1989年,9卷,1期,1页
7
陈钦耀,安徽大学学报,1988年,1期,64页
8
高象贤,海洋环境保护,1988年,7卷,1期,6页
9
吴阶平,海洋学报,1988年,1期,93页
10
王书秀,化工环保,1988年,1期,8页
<
1
2
3
4
5
…
14
>
共引文献
91
1
万益群,陈燕清,占春瑞.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芝麻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J]
.分析试验室,2004,23(7):10-12.
被引量:8
2
李咏梅,黄明祝,周琪,顾国维.
缺氧条件下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毒性削减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68-71.
被引量:3
3
李建强,吉玉英.
农药残留状况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14-17.
被引量:11
4
陈桂珠,缪绅裕,谭凤仪,黄玉山.
人工合成污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态生理学指标影响初报[J]
.应用生态学报,1994,5(2):221-224.
被引量:35
5
王广林,王立龙,李征,丁佳红,刘登义.
杂草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与含量特征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5,24(6):639-643.
被引量:18
6
金明华,吕春平,刘晓梅,王雯,张洁,孙志伟.
甲基汞对发光菌的毒性及锌的拮抗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3):378-380.
被引量:2
7
刘爱红,张少彬.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新方法及进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3):117-119.
被引量:8
8
杨莉萍.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二)[J]
.甘肃农业科技,2005,36(8):57-60.
被引量:5
9
康天放,何颖,金钰,张淑芬.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生物传感器法检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5):37-39.
被引量:11
10
董玉瑛,冯霄,雷炳莉.
毒性比法量化判定芳烃化合物毒性类型的研究[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5):12-14.
被引量:10
<
1
2
3
4
5
…
10
>
同被引文献
152
1
闫鹏,李百祥,王德才,宋建平.
细菌发光传感器对污染物急性毒性快速检测的研究[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1(2):65-68.
被引量:7
2
王丽莎,魏东斌,胡洪营.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条件的优化与毒性参照物的应用[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4):61-62.
被引量:47
3
李国发.
发光细菌检测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1995,25(1):13-16.
被引量:2
4
刘红玲,周宇,许妍,于红霞.
氯代酚和烷基酚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4):3-6.
被引量:32
5
乔鸿泽,顾宗濂.
用发光细菌测定法定量表征污染水体的毒性[J]
.环境导报,1993(5):11-13.
被引量:10
6
刘新会,骆文茹,王连生.
苯砜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发光菌毒性效应的CoMFA研究[J]
.环境化学,2005,24(1):36-40.
被引量:4
7
方战强,李友明,曾志勇.
发光细菌法研究纸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6(4):84-88.
被引量:5
8
顾宗廉,谢思琴,吴留松,周德智,夏伏虎,应浙鸿.
发光细菌暗变种对土地处理的工业废渣的致突变效应[J]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3):349-354.
被引量:10
9
陈晓东.
沈阳西部污水生物毒性的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1994,20(4):40-42.
被引量:4
10
袁星,郎佩珍,洪晖,赵元慧,韩朔睽,王连生,马梅,王子健.
应用发光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毒性[J]
.环境化学,1994,13(3):255-258.
被引量:22
<
1
2
3
4
5
…
16
>
引证文献
10
1
伍胜,李新平,李颖.
纸厂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研究进展[J]
.造纸科学与技术,2005,24(5):22-25.
2
郭蔚华,王翔,张智,王斌,游童先.
藻红外辐射测试环境农药残留急性毒性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5):2039-2042.
被引量:8
3
赵红宁,王学江,夏四清.
水生生态毒理学方法在废水毒性评价中的应用[J]
.净水技术,2008,27(5):18-24.
被引量:24
4
王兆群,徐清波,严刚.
发光细菌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9(3):1-4.
被引量:6
5
李继影,吴昕贤,徐恒省,王亚超.
京杭运河(苏州段)水质急性综合毒性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3):56-59.
被引量:2
6
孙成华,刘康,衡丽娜,刘保献.
水样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的方式与表征[J]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6):123-128.
被引量:6
7
沃燕娜,肖学喜,王斌.
地表水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2):71-72.
被引量:4
8
张琳琳,刘刚,方俊.
发光细菌及其在农业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20(20):162-164.
9
向伦宏,张天牧,张乐柠,朱启运,曾思育,何苗.
工业聚集型城镇排水系统监测和污水处理厂进水预警研究[J]
.给水排水,2021,47(3):138-143.
被引量:5
10
白金.
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13,32(4X):168-1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宋静静,巩元帅.
发光细菌测试水质生物毒性影响因素研究[J]
.内江科技,2023,44(10):73-74.
2
熊惠磊,曹智江,安之,段双妮,王梓瑞,张志强,丁宏飞,宋保栋.
环境水样发光细菌综合毒性检测基质效应分析与控制[J]
.给水排水,2023,49(S01):66-71.
3
但德忠,冷庚,皇甫鑫.
环境样品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10(7):79-122.
被引量:13
4
郭蔚华,丁燕燕,张智,王翔,苏海燕.
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敏感藻的确定方法[J]
.生态毒理学报,2008,3(6):577-583.
被引量:5
5
祝威,沈捷,黄翔峰.
生物法/人工湿地工艺处理采油废水及其生态毒性削减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11):53-57.
被引量:11
6
唐志坚,张磊,温强,张海明,徐智.
毒理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
.化学工程师,2009,23(12):48-50.
7
郭蔚华,周伟,成丽芸,王翔.
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联合作用的评价方法[J]
.生态毒理学报,2010,5(3):382-387.
被引量:3
8
沈洪艳,张国霞,刘宝友,杨雷,张红燕.
地表水体中常见硝基芳烃对鲤鱼的联合毒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2):17-21.
被引量:3
9
郭蔚华,马金龙,吴玉龙.
藻红外测试多元有机毒物急性毒性的初步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1):2733-2736.
被引量:5
10
马晓妍,闫志刚,刘永军,王晓昌.
污水的青海弧菌Q67生物毒性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2011,32(6):1632-1637.
被引量:12
<
1
2
3
4
5
6
>
1
吴留松,顾宗濂,谢思琴,周德智.
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若干因子[J]
.环境科学,1991,12(3):12-18.
被引量:5
2
赵毅红.
快速测定造纸废水生物毒性的方法—发光细菌法的应用[J]
.轻工环保,1994,16(2):16-19.
被引量:1
3
陈文毅.
灰色聚类法在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
.地质勘探安全,1991(4):31-35.
被引量:1
4
孙齐鸣,张和.
水质监测断面代表性的定量化探讨[J]
.中国环境监测,1994,10(1):37-39.
5
褚元有.
将安全管理定量化的几点建议[J]
.工业安全与防尘,1996(7):37-37.
6
高军.
淮安市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12(1):20-24.
被引量:3
7
于泓淼.
铁岭市水质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J]
.东北水利水电,2000,18(1):31-32.
被引量:3
8
王明翠,刘雪芹,张建辉.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J]
.中国环境监测,2002,18(5):47-49.
被引量:803
9
张文涛.
浅议湖库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和分级标准[J]
.珠江现代建设,2010(1):9-12.
被引量:10
10
曹安辉,刘涟淮,殷志明.
淮安市农业污染现状与减控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73-75.
被引量:1
<
1
2
>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陆巍峰
杨曦
周宇晨
胡小军
潘晓斌
陈楠希
胡虎肇
张晓霞
李青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相关主题
金融运行报告
产业增加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经济运行
同比增长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