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社会边缘化——关于拉美发展问题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改革》
2002年第4期54-56,共3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25
-
1胡放之.东亚“四小龙”工业化进程中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2004(9):75-77. 被引量:3
-
2江时学.对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的基本认识[J].太平洋学报,2001,9(1):45-53. 被引量:4
-
3郭克莎.人均GDP1000美元后的长期发展进程——东亚和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J].开放导报,2005(1):67-74. 被引量:10
-
4苏振兴.增长、分配与社会分化——对拉美国家社会贫富分化问题的考察[J].拉丁美洲研究,2005,27(1):1-11. 被引量:15
-
5谢文泽.拉美城市的社会分层及社会和政治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2005,27(3):23-28. 被引量:7
-
6江时学.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为什么如此不公[J].拉丁美洲研究,2005(5):3-11. 被引量:19
-
7袁东振.对拉美国家社会冲突的初步分析[J].拉丁美洲研究,2005,27(6):3-8. 被引量:11
-
8姚颂恩.“拉美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4):98-104. 被引量:5
-
9钟伟.警惕新双轨制损害社会公平[J].上海经济,2006(1):6-11. 被引量:6
-
10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2):10-14. 被引量:118
二级引证文献5
-
1林闽钢,刘璐婵.东亚福利体制研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2(2):1-20. 被引量:11
-
2洪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选择——基于国际比较视野[J].中国市场,2009(35):68-71.
-
3金英君.“亚洲奇迹”与东亚社会公平问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2):113-119.
-
4金钰莹,叶广宇.我国教育公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J].湖南社会科学,2019,0(4):115-122. 被引量:9
-
5陈斐,马梦蝶.中国与主要拉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比较研究[J].新疆财经,2021(1):5-16. 被引量:1
-
1管克江,敬宜,张放.贫困人口增加折射欧盟社会不公[J].经济视野,2016,0(23):12-13.
-
2管克江,敬宜,张放.贫困问题恶化折射欧盟社会不公[J].晚霞,2016,0(24):26-27.
-
3苏振兴.发展与社会边缘化——关于拉美问题的历史考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1):71-76. 被引量:2
-
4460万 460万青年失业凸显欧盟社会不公[J].祖国,2016,0(23):9-9.
-
5呼声[J].乡镇论坛,2012(1):5-5.
-
6陈培培,王元元.社会学视觉下区域非均衡发展对和谐社会的负效应[J].企业导报,2012(15):29-29.
-
7工业必须有,发展须文明[J].经贸实践,2013(7):34-34.
-
8黄子达.为“丁克”辩护[J].青年与社会(中),2012(5):15-15.
-
9李富永.谁来解开富士康“跳楼”背后的密码?[J].杂文选刊,2010,0(7):40-40.
-
10张康宁.浅析“蚁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4):13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