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释文补正
被引量:
11
Correction of Research on Confucian Exposi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博购藏的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释文大部分可信,但仍存在误释、缺释之处。本文对其释文作了补正,指出其误释之处,对部分缺释之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
黄德宽
徐在国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上博
楚竹书
孔子诗论
释文
补正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1
李学勤.
续释“寻”字[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6):8-11.
被引量:29
2
黄德宽,徐在国.
郭店楚简文字续考[J]
.江汉考古,1999(2):75-77.
被引量:12
3
庞朴.
初读郭店楚简[J]
.历史研究,1998(4):4-9.
被引量:17
4
张守中等撰集郭店楚简文字编[M].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张守中撰集包山楚简文字编[M].
共引文献
54
1
马坤.
论“黽”及相关诸字之古读及形体演变[J]
.中国语文,2021(1):111-123.
被引量:1
2
范常喜.
战国楚简“■寻”与秦汉简法律用语“■”合证[J]
.语言研究集刊,2019(2):415-423.
3
张雷.
出土简帛导引文献文字释丛[J]
.中医文献杂志,2022,40(6):1-3.
被引量:1
4
张世超.
《说文》"回"字考[J]
.中国文字学报,2021(1):33-41.
5
张春龙,龙京沙.
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J]
.中国历史文物,2003(1):8-25.
被引量:90
6
陈伟.
郭店简书《人虽有性》校释[J]
.中国哲学史,2000(4):3-13.
被引量:9
7
丁四新.
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J]
.中国哲学史,2000(4):28-35.
被引量:5
8
李天虹.
从《性自命出》谈孔子与诗、书、礼、乐[J]
.中国哲学史,2000(4):41-43.
被引量:7
9
刘伟.
从竹简《文子》中道与德的关系看早期儒道关系[J]
.齐鲁学刊,2004(6):21-24.
被引量:4
10
黄德宽,徐在国.
谈《孔子诗论》中的三个《诗经》篇名[J]
.古籍研究,2002(1):104-105.
被引量:2
<
1
2
3
4
5
6
>
同被引文献
63
1
孙德海,刘勇,陈光唐.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
.考古学报,1981(3):303-338.
被引量:133
2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1
3
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84
4
朱德熙,裘锡圭.
信阳楚简考释(五篇)[J]
.考古学报,1973(1):121-129.
被引量:9
5
朱德熙,裘锡圭.
战国文字研究(六种)[J]
.考古学报,1972(1):73-89.
被引量:32
6
黄盛璋.
关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博物馆所藏三晋兵器及其相关问题[J]
.考古,1991(1):57-63.
被引量:8
7
尚学锋.
从《关雎》的阐释史看先秦两汉诗学[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8-43.
被引量:8
8
李学勤.
《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J]
.中国哲学史,2002(1):5-8.
被引量:63
9
廖名春.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J]
.中国哲学史,2002(1):9-19.
被引量:79
10
李学勤.
续释“寻”字[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6):8-11.
被引量:29
<
1
2
3
4
5
…
7
>
引证文献
11
1
陈秉新.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补释[J]
.东南文化,2003(9):80-81.
被引量:1
2
冯时.
战国楚竹书《子羔·孔子诗论》研究[J]
.考古学报,2004(4):377-418.
被引量:10
3
陈斯鹏.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解诂[J]
.考古与文物,2007(6):57-62.
被引量:1
4
罗恰.
由《说苑》引《诗》和上博简《孔子诗论》再看孔子诗学[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78-84.
5
刘信芳.
孔子《诗论》与新世纪的学术走向——《诗论》研究述评[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4):32-39.
被引量:4
6
虞万里.
上博《诗论》简“其歌绅而荡”臆解[J]
.古汉语研究,2006(4):88-90.
被引量:1
7
林司悦.
论先秦两汉对《小弁》的阐释[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4):24-30.
8
吴红松.
出土楚简文献所见植物考论[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11):158-162.
被引量:1
9
张峰.
释战国楚文字中的“■”[J]
.出土文献,2024(2):50-64.
被引量:1
10
谢乃和,王思齐.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论“言”看孔子的语言观[J]
.史学月刊,2024(6):5-16.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林素英.
论二《南》诗的礼教思想[J]
.中国文化研究,2006(2):34-47.
被引量:3
2
张毅,王园.
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
.文史哲,2007(6):5-19.
被引量:10
3
康少峰.
《诗论》竹简编联原则与文本复原[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22-26.
4
张利军.
从上博简《诗论》评析《木瓜》看周代贵族社交礼俗演变[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4):91-95.
被引量:2
5
林素英.
论乡饮酒礼中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110-121.
被引量:2
6
黄益飞.
匍盉铭文研究[J]
.考古,2013(2):66-75.
被引量:4
7
冯时.
祖槷考[J]
.考古,2014(8):81-96.
被引量:20
8
冯时.
六经为教与儒学的形成——论孔子正《诗》与《诗》教之重建[J]
.中原文化研究,2015,3(1):20-33.
9
徐正英.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史创获[J]
.文学评论,2022(2):165-175.
被引量:6
10
陈前进.
上博简《孔子诗论》留白简简序新排——兼谈《孔子诗论》整体分章问题[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25(2):81-85.
<
1
2
>
1
杨怀源.
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绅而■”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5):75-78.
2
陈秉新.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补释[J]
.东南文化,2003(9):80-81.
被引量:1
3
吴建伟.
上博简《孔子诗论》文字考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89-92.
4
臧克和.
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诗论”文字[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70-72.
5
杨建忠,贾芹.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J]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6):71-71.
6
贾芹,杨建忠.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J]
.学术研究,2003(2):124-124.
7
刘冠才.
《诗论》通假字的语音现象分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96-99.
8
张胜.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中的结构助词浅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6):143-144.
9
张通海.
读《上博藏战国楚竹书》(五)二则[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79-80.
10
李开.
上博楚竹简《孔子诗论》词语考释[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8-11.
<
1
2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荣清
孙宝盛
黄钧
任南琪
魏源送
徐亚同
罗晓
李军
王光华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微生物群落结构
零价铁
底泥
磷脂脂肪酸
铬污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