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类型乳化沥青的比较
出处
《广西交通科技》
1989年第4期59-60,共2页
Guangxi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
1袁樟林.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1992,8(3):51-52. 被引量:1
-
2唐晓静.处理低浊闽江原水的混凝剂和助凝剂选择试验[J].福建建筑,2008(12):117-118. 被引量:1
-
3三聚氰胺减水剂[J].江苏建材,2016(1):18-18.
-
4张海姣,戴思芮,王栋民.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与炉渣水泥相容性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6,43(8):45-48. 被引量:3
-
5田冬梅,元强,朱蓉,王传燕,邓德华.水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2,40(11):1544-1552. 被引量:30
-
6潘崇根,李伊伊,舒咚咚,王锃,祝少杰,毛江鸿,金伟良.迁移型阻锈剂在钢筋混凝土中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6,30(13):145-151. 被引量:9
-
7娄诚玉.阳离子型三元乙丙橡胶胶乳 乳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1990,0(4):6-11.
-
8何雷,尹海朋.新型三聚氰胺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30-31.
-
9赵亚丽,赵丽萍.木质素磺酸钠改性研究[J].四川建材,2012,38(2):24-25. 被引量:3
-
10陈永,孟了,金同轨.微絮凝—直接过滤中应用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处理低浊水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2):151-154.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