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7,共7页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同被引文献52
-
1潘辉,张金文,林顺德,赖银华,王丽梅.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S1):106-111. 被引量:49
-
2孙源和,楼墨文,郭尔飞.浅谈我省低产林的改造[J].华东森林经理,1994,8(2):40-42. 被引量:2
-
3庄晨辉,潘润荣,郑广源.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1994(3):47-51. 被引量:1
-
4罗中康.新西兰人工林集约经营考察报告[J].贵州林业科技,1993,21(3):46-48. 被引量:1
-
5杨波,童书振.杉木间伐后直径生长竞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林业科学研究,1993,6(2):210-215. 被引量:2
-
6黄家荣.人工林首次间伐时间确定方法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6(4):75-79. 被引量:12
-
7刘世荣,徐德应,王兵.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Ⅱ.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摸拟[J].林业科学研究,1994,7(4):425-430. 被引量:31
-
8孙源和,徐建春.低产用材林改造的调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4,14(2):53-55. 被引量:4
-
9宛志沪,许军,刘先银,朱锡春.安徽省马尾松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13(2):156-163. 被引量:9
-
10庄晨辉.马尾松定量间伐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5(6):20-2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4
-
1张连金,惠刚盈,孙长忠.马尾松人工林首次间伐年龄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6):22-27. 被引量:19
-
2孙长忠,沈国舫.我国主要树种人工林生产力现状及潜力的调查研究Ⅰ.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6):613-621. 被引量:43
-
3孙长忠,沈国舫.我国人工林生产力问题的研究Ⅱ.——影响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的人为因素与社会因素探讨[J].林业科学,2001,37(4):26-34. 被引量:22
-
4吴隆高,陈天华,陈林恩,林日传.杉木团状造林抚育间伐效益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5):610-6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3
-
1王健,刘作新,蔡崇光.辽西人工林气候生产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313-1317. 被引量:4
-
2杨建伟,梁宗锁,韩蕊莲.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刺槐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4,40(5):93-98. 被引量:37
-
3彭万喜,刘其梅,李凯夫,范智才,谢桂军,李年存.我国乡土速生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途径[J].人造板通讯,2005,12(1):27-30. 被引量:3
-
4王健,刘作新,蔡崇光.辽西人工林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5):789-794.
-
5周长海.皖东马尾松纯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39-1040. 被引量:6
-
6李裕元,郑纪勇,邵明安.子午岭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2):2447-2456. 被引量:44
-
7田志会,郭文利,赵新平,王志华,郑大玮.北京地区1km^2网格植物气候生产力的估算[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2):59-62. 被引量:8
-
8温佐吾,甘露,王雷宏,谢双喜.造林质量的参与式控制与评价初步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42-47. 被引量:4
-
9樊后保,李燕燕,苏兵强,林德喜,刘春华,蒋宗垲.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J].生态学报,2006,26(8):2463-2473. 被引量:102
-
10彭万喜,吴义强,张仲凤,张当权,李年存.中国的杉木研究现状与发展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5):54-58. 被引量:47
-
1脐橙国家标准正在赣州制订[J].中国食品工业,2004(1):34-34.
-
2钱巧琴.义乌大红桃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J].落叶果树,2006,38(4):25-27.
-
3胡强,高瑛.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四川项目区 果园建设技术标准(试行)[J].四川果树,1994,22(1):13-14.
-
4谢培.万寿菊标准化生产技术[J].农村科技,2017(4):51-52.
-
5潘辉军.标准化在大型鸡场的应用[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8(10):19-20.
-
6赵玉清,陈凤芝.迁西县高效板栗园栽培技术标准[J].河北林业,1994(3):13-13.
-
7李炳凯.对“有林地”技术标准的理解[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4):45-48. 被引量:1
-
8杨君.高寒地区柞蚕生产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标准[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1):59-61.
-
9冯家新.二化性蚕品种的繁育技术标准[J].中国蚕业,1998(1):23-27. 被引量:1
-
10郑晓民.梨树县农防林更新改造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4):2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