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必要性及制度安排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50,共2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7
-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31(9):3-15. 被引量:1553
-
2张幼文.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1997(6):8-11. 被引量:6
-
3高翔.QFII制度: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世界经济,2001,24(11):74-79. 被引量:51
-
4钟伟.过渡性开放平台——QFII实践与资本帐户的渐进开放[J].国际贸易,2002(12):44-48. 被引量:3
-
5姜秀谦.QFⅡ制度与我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式开放[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1):32-35. 被引量:3
-
6谭小芬.QFII制度的市场影响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2):28-31. 被引量:11
-
7刘金钵.我国实施QFII制度的对策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4,16(1):88-90. 被引量:1
-
1沈田丰,韩灵丽.中国房地产市场引进REITs的制度障碍与创新[J].财经论丛,2011(4):69-75. 被引量:14
-
2曾华,曾双谊.构建我国QFII风险防范体系的思考[J].投资研究,2003(1):36-39.
-
3李果仁.台湾资本市场引进外国专业投资机构的实践及启示[J].台湾研究,2003(2):64-68. 被引量:2
-
4邹熹.我国证券市场引进做市商制度的障碍与风险[J].统计与决策,2005,21(03S):106-108. 被引量:1
-
5林红.人民币汇率稳步调整促进汇市改革[J].浙江金融,2006(6):17-18. 被引量:1
-
6汤学义.通过深圳证券市场开辟引进外资新渠道的构想[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1(6):48-50.
-
7黎静.QFII“欠火侯”[J].大经贸,2002(9):56-57.
-
8方瓅.住房金融市场的新通道——关于建立中国住房储蓄银行[J].中国房地信息,2005,0(7):55-57. 被引量:3
-
9董银霞.小议我国住房储蓄银行的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7-49.
-
10薛星,郑其武.刍议外资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双向选择[J].金融纵横,1996,0(2):2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