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代史学语境下“诗史”说的阐释与演绎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唐代孟棨《本事诗》提出"诗史"一说,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与演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诗史"说。随着"诗史"说的风行,宋人重新阐释了杜诗中的"史性"成分,同时杜甫、杜诗的角色认知逐渐向史家、史作转移。而这一变化深深影响了"以史释诗"笺注方式在杜诗解读中的流行。
作者
王朋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0,共7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杜甫
诗史
阐释学
以史释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0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邵雍.陈明,点校.伊川击壤集[M].学林出版社,2003.
2
叶梦得.石林诗话[A].何文焕.历代诗话[C].北京:中华书局,1981.407.
3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陈岩肖.庚溪诗话[A].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欧阳修.六一诗话[A]..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267.
6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23,346,602,548,346,346.
7
周紫芝.竹坡诗话[A].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c].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
刘熙载.艺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00.
10
刘永翔.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349.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张载.张子语录:卷中[M]∥四部丛刊续编:49册.上海:上海书店,1984:6.
3
黄彻,巩溪诗话[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M]∥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937.
5
浅见洋二.论“诗史”说--“诗史”与宋代诗人年谱、编年诗文集编纂之关系[M]∥傅璇琮.唐代文学研究:第9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86.
6
孟棨.本事诗序目[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2.
7
杜甫.分门集注杜工部诗[M]∥四部丛刊初编:10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3.
8
王国维.玉谿生诗年谱会笺序[M]∥王国维.王观堂先生全集:3册.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8:1141-1142.
9
王楙.野客丛书:卷27[M]∥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5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774.
10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M]∥司马光.资治通鉴.台北:商务印书馆,1966:2.
共引文献
604
1
丁启阵.
杜甫、严武“睚眦”再考辨——与傅璇琮、吴在庆先生商榷[J]
.文史哲,2004(4):132-137.
2
雷恩海,李天保.
杜甫的夔州七律与盛唐气象[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59-61.
被引量:2
3
李中华,陈鹏.
评唐玄宗朝“吏治与文学之争”——兼论盛唐气象的形成及其历史意蕴[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687-693.
被引量:4
4
董运庭.
论《唐贤三昧集》中的孟浩然诗[J]
.北方论丛,2004(6):26-31.
5
史丽君.
管窥《四库全书总目》校勘的内容、方法与特点——以史部提要为中心[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6):66-70.
6
王记录.
谈清代汉学对史学思想的影响[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6):86-88.
被引量:1
7
朱则杰.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待访书目”考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82-88.
被引量:3
8
曾肖.
论杜甫及其诗歌中的“风趣”——兼评胡适先生的“特别风趣”说[J]
.天府新论,2005(2):135-137.
9
滕新才.
《客座赘语》作者顾起元传略[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5):55-58.
被引量:1
10
吕肖奂.
欧阳修诗歌审美追求与创作效果的矛盾[J]
.社会科学研究,2005(2):167-170.
被引量:3
1
许结.
钱穆文学批评观述略[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5-10.
被引量:1
2
常丽萍,姚芮玲.
《小妇人》人物形象分析[J]
.语文建设,2016,0(7Z):67-68.
被引量:1
3
任菲.
“人面桃花”并非形容女子长得美[J]
.人才资源开发,2016(9):35-35.
4
徐传武.
从历代论诗绝句看杜甫[J]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1):33-38.
5
黄东黎.
《蜀道难》新辨[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6(4):26-30.
6
许小玲.
从叙事角度比较《本事诗》和《唐诗纪事》[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1):22-25.
7
李新.
经世致和谐,研杜有新篇——评韩成武先生《杜甫新论》[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6):132-133.
8
杨秀珍.
“乡下人”角色认知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4Z):21-22.
9
方雪梅.
沈从文“乡下人”角色认知下的城市女性形象[J]
.宜宾学院学报,2006,6(11):63-65.
被引量:1
10
杭洁.
“人面桃花”所蕴含的时空意识和情感力量[J]
.青年文学家,2012,0(8X):22-22.
中华文化论坛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