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外来流动人口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4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Migrant Worker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聚居在沙村的外来流动人口为对象,探讨他们进入城市后的身份建构机制。从空间视角出发,认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外来租户)与本地居民(本地租房户)在共居空间内的持续互动,使得这一"聚居—混居"的空间格局,成为外来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基石。在与本地房东混居的过程中,沙村流动人口的集体身份,也通过两者间的日常互动交往,通过各自的话语体系,得到了再建构,经历了一个由"外来人"向"客居人"转变的符号转型过程。 This study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igrant workers who settle down in Sha Village. We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identity formation. We argue that the special living pattern in Sha Village form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for the identity form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pecifically, the co-habitation and daily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native landlords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identity as a way of earning a positive social existence. It also results in the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from "floating population" to "guest Beijingers".
作者 李蔚 刘能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3期34-40,共7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模式和社会控制对策研究"(批准号:06Aa SH00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时期中日城市社区公共性培育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和福冈为例"(批准号:2014ESH003)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管理创新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二级参考文献181

共引文献2616

同被引文献81

二级引证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