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进与东渐:马克思主义社会进化论的社会存在形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唯物史观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三个问题,详细对社会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论述。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建立维护建设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于能够真正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做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作者 方强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11,共3页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4

  • 1.《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285页.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5(25).432.
  • 4钱智修.《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J].东方杂志,1911,8.
  • 5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J].新青年,1919,6.
  • 6杜士珍.近世社会主义评论[J].新世界学报,1903,(2).
  • 7申叔.共产党宣言(序)[J].天义报,1908,(16).
  • 8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1902,.
  • 9存统.马克思底共产主义.新青年,1921,9.
  • 10陈独秀.《答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J].新青年,1921,9.

共引文献32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