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盟国家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社区治理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本文整理了东盟国家的几种主要农村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对几种治理模式在组织结构、提供公共服务和政府—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比较,总结了不同治理模式的有效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支持引导、促进多部门之间协作、多样化发展农村社会组织、构建农村社区共同体等对中国农村社区治理的启示。
作者
周玉婷
左停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
参与
分类号
D7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6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0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俞可平,徐秀丽.
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13-26.
被引量:109
2
刘中起.
“社区治理与公民参与”国际研讨会综述[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5(1):109-111.
被引量:10
3
项继权.
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J]
.社会主义研究,2008(2):61-65.
被引量:108
4
李增元.
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J]
.东南学术,2009(3):26-31.
被引量:45
5
唐晓阳.
新加坡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J]
.岭南学刊,2013(1):41-46.
被引量:14
6
范磊,杨鲁慧.
新加坡族群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阈[J]
.东南亚研究,2014(3):18-26.
被引量:2
7
靳利华.
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中基层组织的历史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1):84-88.
被引量:5
8
马西恒.
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J]
.浙江社会科学,2001(6):87-91.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83
1
韦红.
新加坡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多元一体化[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78-81.
被引量:8
2
唐忠新.
社区建设: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J]
.北京社会科学,1999(1):82-86.
被引量:17
3
程玉申,周敏.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J]
.社会学研究,1998(4):56-63.
被引量:70
4
洪镰德.
评析新加坡多元族群的和睦相处[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5):108-117.
被引量:8
5
郑一省.
新加坡马来人的进步与困境[J]
.东南亚研究,1992(5):60-63.
被引量:3
6
丁水木.
论街道社区和社区行政[J]
.社会学研究,1997(5):16-20.
被引量:18
7
黄松赞.
论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作用[J]
.东南亚研究,1996(3):14-16.
被引量:3
8
郑一省.
新加坡的民族关系及存在问题[J]
.东南亚南亚研究,1992(3):28-31.
被引量:3
9
高奇琦,李路曲.
新加坡公民社会组织的兴起与治理中的合作网络[J]
.东南亚研究,2004(5):32-36.
被引量:18
10
刘三.
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20-4421.
被引量:13
<
1
2
3
4
5
…
9
>
共引文献
301
1
王敬尧,董诗艺.
寻找团结:重建乡村共同体的现实逻辑[J]
.社会主义研究,2022(6):114-121.
被引量:18
2
耿玉基.
乡村矛盾的实质治理:以“三治融合”为阐释对象[J]
.河北法学,2021,39(11):155-170.
被引量:10
3
陈建平.
新农村建设之“内在机理”:主体分析、培育路径与平台构建[J]
.理论与改革,2007(3):92-96.
被引量:1
4
朱天奎.
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的演变与重建[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3):79-82.
被引量:3
5
王英伟.
我国城市社区的多元型管理模式[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41-45.
被引量:5
6
丁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北仑农村治理模式的创新与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0):28-31.
被引量:2
7
谢菁.
从农村到城市的蝶变:新型农村社区的成长困惑——基于江苏省三台阁社区的个案调查[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6-27.
8
罗振建,林华山,周潞资.
协商民主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5-8.
被引量:1
9
陈荣卓,唐鸣.
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2):11-20.
被引量:48
10
井焜,芦千文.
农村基层组织优化问题研究——基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28(4):58-65.
被引量:3
<
1
2
3
4
5
…
31
>
1
于捷.
基于国外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研究[J]
.学理论,2015(4):141-142.
被引量:2
2
甘霖.
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考[J]
.南方论刊,2005(1):10-13.
3
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的贵州省人口计生工作[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6):36-36.
4
郭岚.
詹成付、王景新编著的《中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出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162-162.
5
王正宇,王智结.
加强“三农”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各界,2007(6):29-30.
被引量:1
6
岳晓婷.
日本老龄化实践表现对中国全面二胎的借鉴意义[J]
.才智,2016,0(12):247-247.
7
杨经录.
“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原因探寻[J]
.前沿,2004(11):25-27.
被引量:1
8
苏彦汉.
我国特区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目标模式[J]
.学术研究,1988(4):25-32.
9
张文霞,樊立宏,程郁.
我国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及挑战[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43(5):4-10.
10
主持人的话[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58-58.
<
1
2
>
世界农业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任先军
蔡小军
康永生
梅伟
肖强
陈仲
梁秋萍
郭润栋
唐四桂
相关机构
苏州大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
江西省人民医院
相关主题
颅骨牵引
颈椎骨折
神经症状
病例报告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