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已不损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利已不损人”已经成为社会上许多人的行为准则,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本文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义利之辩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澄清某些片面看法。
作者
蔺琳
邵先军
翁天羽
机构地区
海军工程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2年第4期72-73,共2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义利之辩
功利主义
利已主义
集体主义
分类号
B82-06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荀子·大略[M].,..
2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M].
3
习学纪言[M].第二十三卷.
4
康德·实战理性批判[M].15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
梅林 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共引文献
39
1
罗会必,吕中国.
荀子的犯罪学思想探略[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62-63.
2
詹耀文.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与德治的人性基础[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21(5):11-16.
3
曲爱香.
荀子的天人论与人类中心论之比较[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4.
4
黄海.
以孔融让梨为例——从主体性角度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现代人格塑造[J]
.中国青年研究,2005(2):15-17.
被引量:1
5
曲爱香.
孟荀天人观及其对人类的启示[J]
.广西社会科学,2001(5):20-22.
6
赵秋生,张锡鹏.
人格权二重性的演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38-44.
7
张广智.
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遗产传承中的几个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5):24-34.
被引量:10
8
温建辉.
人性与人的本质新解[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00-102.
被引量:12
9
玛丽亚.伊丽莎.瑟瓦斯科,方幸福.
文化批评在当代还有用武之地吗?[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6):87-91.
10
王晓玲.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学的诠释与促进[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7(4):66-71.
被引量:1
<
1
2
3
4
>
1
麦客.
从“中心”到“外围”的反观[J]
.中国经济快讯,2003(18):39-39.
2
张仁德.
利己、利他与教育[J]
.读书,2000(1):75-80.
3
夏伟东.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J]
.红旗文稿,1994(3):7-10.
被引量:1
4
罗国杰.
关于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几个问题[J]
.道德与文明,2012(5):5-8.
被引量:7
5
刘学民.
论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蕴[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6):232-234.
6
李雨村.
关于“自我牺牲”的道德价值辨证[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18-23.
被引量:1
7
孙琥瑭.
费尔巴哈宗教观解读[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2):8-12.
被引量:3
8
臧乐源.
简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J]
.伦理学研究,2003(3):5-10.
被引量:2
9
杨建堂.
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道德建设[J]
.中州学刊,1997(6):78-80.
10
文建东,李欲晓.
市场经济与利他主义、利己主义的界限[J]
.中国软科学,2004(2):44-50.
被引量:23
<
1
2
>
理论月刊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敬科
赵巍
沈群
张爱霞
王晓闻
李少辉
曹龙奎
赵学伟
韩渊怀
相关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主题
小米
红外光谱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
主成分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