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省油菜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被引量:6
Discussing on the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of rapeseed in Shaanxi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8期17-19,22,共4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参考文献5
1 涂金星,傅廷栋.油菜品质育种现状及展望[J]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1,2(4):53-58. 被引量:14
2 张璞,李殿荣.油菜饼粕中蛋白质的综合利用[J] .陕西粮油科技,1996,21(1):62-65. 被引量:8
3 肖能遑,汤惠雨,郭庆元.我国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 .作物杂志,1998(2):11-13. 被引量:11
4 李殿荣.黄籽油菜的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前景[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5):1-2. 被引量:9
5 张耀文,李殿荣,穆建新.渭北塬区油菜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11):32-3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32
1 董振生.白菜型油菜物质生产与需水规律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1989,35(2):18-21. 被引量:3
2 刘玉兰,董秀云.菜籽饼粕的生物化学法脱毒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1994,9(3):49-56. 被引量:14
3 李加纳,谌利,张学昆,唐章林.油菜高蛋白亲本的利用研究[J] .中国油料,1994,16(3):60-62. 被引量:7
4 刘澄清,黄有菊,王春华,王汉中,邓祥惠,陈军,吴共明,郑元本.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中双4号的选育研究[J] .中国油料,1994,16(1):67-71. 被引量:6
5 赵万潮.渭北旱塬甘蓝型油菜丰产栽培优化农艺措施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1996,42(2):17-19. 被引量:1
6 Stoutjesdijk P A,Hurlstone C, Singh S P, et al. Genetic manipulation for altered oil quality in brassicas. Proc. 10^th Intern. Rapeseed Cong. 1999,(Disc)
7 Wallsgrove R, Richard Bennett, Guy Kiddie. Glueosinolate biosynthesis and pest/disease interactions. Proc. 10^th Intern. Rapeseed Cong. 1999, (Disc)
8 刘后利.油菜育种的历史和现状.傅廷栋主编.刘后利科学论文选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136-146.
9 周永明.第九届国际油菜会议品质育种内容简介.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研究室.油菜研究年报,1995,45-52.
10 傅廷栋.有关瑞典、英国油菜研究的访问报告.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研究室.油菜研究年报,1992,43-45
共引文献39
1 杨建利,穆建新,李殿荣.陕西省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29-31.
2 王宁堂.渭北旱塬油菜地膜栽培技术探析[J] .耕作与栽培,2005,25(2):52-52. 被引量:1
3 鞠兴荣,王立峰,袁建,顾振新.外界因子对提取双低菜籽粕分离蛋白效果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5,26(7):140-143.
4 王立峰,袁建,鞠兴荣,顾振新.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副产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油脂,2005,30(9):11-14. 被引量:15
5 胡彦,何虎翼,何龙飞.高等植物铝胁迫研究新进展[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74-78. 被引量:8
6 鞠兴荣,王立峰,袁建,顾振新.双低菜籽粕分离蛋白提取效果优化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5,20(6):101-106. 被引量:6
7 伍坪,胡佩.油菜籽粕中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6):483-483. 被引量:10
8 周济铭,党占平,杨建利,任军荣,郑爱泉.陕西双低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270-274. 被引量:2
9 刘强,闫小红,刘雪梅,周兵,贺根和.不同油菜品种对铝毒抗逆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53-1354. 被引量:9
10 王济人,王国槐.甘蓝型油菜高油分的遗传改良[J] .作物研究,2007,21(B12):657-66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80
1 常光平,赵会芳,刘和平,杨冬梅,孙广平,潘延芳,高磊,任启林,刘永林,田晓芸.延安南部旱塬地膜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1):15-17. 被引量:4
2 景军胜,董振生,张修森,董军刚,刘创社.旱地油菜地膜覆盖主要技术效应及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3):39-41. 被引量:3
3 李殿荣.黄籽油菜的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前景[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5):1-2. 被引量:9
4 张翼,白晨,冉国华,张志元,陈耀辉,吴刚.柑橘内生细菌YS45的鉴定、抗菌物质分析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J] .植物病理学报,2009,39(6):638-645. 被引量:15
5 庄顺琪,董振生.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选育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6):551-555. 被引量:6
6 张永杰,高俊明,韩巨才,刘慧平.植病生防菌盾壳霉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1):18-21. 被引量:10
7 景军胜,董振生,李红兵,冉龙贵.种植密度对陕油6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9):10-12. 被引量:1
8 李华荣,肖建国,颜思齐.蜡质芽孢杆菌R_2防治水稻纹枯病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1993,23(2):101-105. 被引量:31
9 王拴全,刘冬梅.渭北旱原甘蓝型油菜北移的实践与认识[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12(3):74-78. 被引量:23
10 张洁夫,陈玉卿,伍贻美.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性筛选与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2):26-2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6
1 罗恒.陕西省油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2):114-116. 被引量:7
2 左叶信,秦虎强,聂峰杰,黄丽丽,高小宁,康振生,韩青梅.陕西省油菜菌核病调查初报[J] .植物保护,2011,37(2):116-119. 被引量:22
3 张强,陈亚菲,高小宁,陈泽晗,秦虎强,黄丽丽,韩青梅.陕西省油菜菌核病菌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0):149-155. 被引量:1
4 黎亚萍.2010-2011年陕南灌区油菜区试品种评价与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6):74-76. 被引量:1
5 高小宁,陈亚菲,韩青梅,秦虎强,康振生,黄丽丽.内生细菌EDR2的鉴定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2):175-181. 被引量:5
6 景军胜,董振生,樊雅琴.陕西油菜生产现状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4):13-1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40
1 黄镇,杨瑞阁,徐爱遐,李建宏,鲁瑞文,罗鹏.盐胁迫对3大类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49-53. 被引量:20
2 唐琳.2011-2012年度拉萨地区油菜区域试验初报[J] .西藏农业科技,2013,35(4):20-22. 被引量:4
3 马寿福,刁治民,吴保锋.青海省油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68-2571. 被引量:9
4 李翠华,许光.常德市鼎城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1):11-12. 被引量:4
5 徐森富,汪恩国,王会福,余山红.‘浙油50’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流行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218-222. 被引量:3
6 钟列权,王会福,汪恩国,李克才,马池芳,施通武.机械喷直播田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12,24(5):875-879. 被引量:1
7 张强,陈亚菲,高小宁,陈泽晗,秦虎强,黄丽丽,韩青梅.陕西省油菜菌核病菌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0):149-155. 被引量:1
8 梁轶,李星敏,周辉,朱延年,颜胜安.陕西油菜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精细化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2013,34(1):50-57. 被引量:27
9 高小宁,陈亚菲,韩青梅,秦虎强,康振生,黄丽丽.内生细菌EDR2的鉴定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2):175-181. 被引量:5
10 赵霞,王朝斌,夏丽娟,兰永红.啶酰菌胺50%水分散粒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研究初报[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7):53-55. 被引量:1
1 吴进明,雷元宽.“十三五”云南油菜产业发展对策[J] .当代经济,2016,33(16):88-90. 被引量:12
2 邓秀新、王汉中荣任农业部首席科学家分别为柑橘、油菜研究领域“标杆”[J] .湖北植保,2008(1):8-8.
3 王汉中.入世后的中国油菜产业[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24(2):82-86. 被引量:83
4 李大恒.湘西自治州油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作物研究,2009,23(S1):132-134. 被引量:1
5 杜德志.对青海省油菜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J] .青海科技,2002,9(3):14-16. 被引量:3
6 杨世先,周丽红,张建康.玉溪市油菜产业化开发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491-495. 被引量:2
7 刘丽,刘伟.采取八项强化措施 打响重庆油菜品牌[J] .中国农技推广,2014,30(9):11-12. 被引量:3
8 蔡承志,伍千志,贺艳艳,徐宗雁.石门县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作物研究,2015,29(7):714-715.
9 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和措施[J]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9):6-7. 被引量:1
10 牛继平.昌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作物研究,2017,31(1):73-7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