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理性范式的转换与自由的可能性问题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理论哲学范式的理性观念没有对自由在实际社会过程中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给出合理的说明,反而可能走向自由的对立面,现代哲学对自由的非理性的诉求则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这一问题,只有在实践哲学范式中确立起来的交往理性才给出了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回答。
作者 黎玉琴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6-41,共6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理性 自由 范式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王南湜.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近五十年中国主流哲学的演变及其逻辑[J]南开学报,2000(06).

同被引文献13

  • 1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哲学研究,2001(5):24-30. 被引量:62
  • 2卡西勒 顾伟铭等译.启蒙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5、10.
  • 3约翰·罗尔斯 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
  • 6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
  • 7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 8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 9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北京:三联书店,1987..
  • 10A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