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1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其电影有着十分明显的个人化美学风格。从内容上,是枝裕和电影几乎不脱离对日本(古代与现代)社会中普通家庭的关注;在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上,是枝裕和则既要深入到人物纤细脆弱的内心深处,体察人们心灵中似有若无的情愫,又要在表面的镜头语言上对人物保持一种冷静与疏离。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还体现在其对真实感的执著追求。文章从长镜头纪实美学、散漫无序的叙事、情感中的物哀美三方面,分析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作者 赵宏涛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3,共3页 Movie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西尾光雄:《高过托》,《日本文学讲座日本文学美の理念文学评论史》,河出书房昭和二十九年,第 40—52 页.
  • 2本居宣长:《紫文要领》,见《日本物哀》,王向远译, 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第66页.
  • 3卡尔·普兰廷加.非虚构电影的修辞与表达[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
  • 4马克·席林.当代日本电影[M]纽约:韦瑟希尔出版社,1999117.
  • 5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中的身体与情绪[M]纽约:哈考特出版社,1999172.
  • 6托尔文·格若多.艺术电影:短暂的躯体与永恒的灵魂[J]光环,200035.
  • 7汤姆·梅斯.〈午夜之眼〉新日本电影指南[M]伯克利:石桥出版社,2005209.
  • 8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M]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2001.
  • 9拉斯-马丁·索伦森.美国占领日本时期的日本电影审查:小津安二郎与黑泽明案例[M]纽约:埃德温梅伦出版社,2009.
  • 10戴维·德瑟.超验的想象:是枝裕和的《幻之光》(1995)[A]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7273-283.

共引文献64

同被引文献31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