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藏邦铺钼铜铅锌矿床斑岩-矽卡岩两种矿化类型关系及矿床富Mo特征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邦铺Mo-Cu-Pb-Zn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北侧(图1a),是一个以富Mo(-0.089wt%)、贫Cu(-0.32wt%)、共生Pb-Zn为特征的大型矿床,由斑岩型Mo-Cu热液成矿作用和矽卡岩型Pb-Zn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组成。
作者
赵晓燕
杨竹森
刘英超
裴英茹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56-258,共3页
Acta Geologica Sinica
基金
青藏高原南部大陆聚合与成矿作用(2011CB403104)及IGCP/SIDA-600联合资助成果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矽卡岩型
铜铅锌矿床
矿化类型
特征
热液成矿作用
MO
西藏
分类号
P618.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1
李丹,温春齐,周雄,周玉.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锶同位素示踪[J]
.矿物学报,2009,29(S1):311-312.
被引量:3
2
唐菊兴,陈毓川,多吉,刘鸿飞,杜欣,张金树,郑文宝,高一鸣.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主要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评价[J]
.矿物学报,2009,29(S1):476-478.
被引量:50
3
王立强,陈伟,林鑫,康浩然,罗茂澄,冷秋锋,李壮.
冈底斯成矿带斑岩-矽卡岩矿化之耦合关系——以邦铺矿床为例[J]
.矿物学报,2013,33(S2):838-839.
被引量:4
4
杨志明,谢玉玲,李光明,徐九华.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驱龙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J]
.地质与勘探,2005,41(2):21-26.
被引量:49
5
孟祥金,侯增谦,李振清.
西藏冈底斯三处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作用研究[J]
.矿床地质,2005,24(4):398-408.
被引量:36
6
孟祥金,侯增谦,李振清.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J]
.地质学报,2006,80(4):554-560.
被引量:69
7
赵劲松,R.J.Newberry.
对柿竹园矽卡岩成因及其成矿作用的新认识[J]
.矿物学报,1996,16(4):442-449.
被引量:31
8
李光明,刘波,佘宏全,丰成友,屈文俊.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喜马拉雅早期成矿作用——来自冲木达铜金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J]
.地质通报,2006,25(12):1481-1486.
被引量:73
9
侯增谦,潘小菲,杨志明,曲晓明.
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J]
.现代地质,2007,21(2):332-351.
被引量:214
10
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张轶男.
中国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和主要地质特征[J]
.矿床地质,1997,16(3):193-203.
被引量:34
<
1
2
3
4
5
>
引证文献
2
1
赵晓燕,杨竹森,张雄,官玮琦,卢世银.
西藏邦铺斑岩-夕卡岩钼铜铅锌矿床成矿环境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36(6):1007-1019.
2
王晓青,刘敏.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发现及找矿意义[J]
.矿床地质,2024,43(5):1081-1094.
1
蒋文钰,代丽芬,欧阳月娣.
铝土矿成因与矿石类型关系的探讨[J]
.南方国土资源,2013(1):39-41.
被引量:6
2
许天国.
丰山铜矿围岩蚀变与矿化类型关系[J]
.大冶科技,1994(4):5-8.
3
邓春林.
泉州市规划区剪切波速与地基土类型关系[J]
.福建建筑,2006(5):82-83.
4
王新松,毕献武,冷成彪,钟宏,尹光侯,黄定柱,陈佑纬.
中甸岛弧燕山晚期花岗岩Mo-Cu成矿作用构造背景——可能与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碰撞有关[J]
.矿物学报,2013,33(S2):351-351.
被引量:2
5
DUAN Shigang,ZHANG Zuoheng,WANG Dachuan,LI Fengming.
Geology,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Porphyries in the Dabate Mo-Cu Deposit,Western Tianshan,China: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7,91(2):530-544.
被引量:8
6
王立强,张志,康浩然,李壮,李海峰.
西藏邦铺斑岩型钼(铜)矿床Mo-Cu分离机制研究[J]
.矿床地质,2014,33(S1):279-280.
7
余海军,李文昌,尹光候,王建华,姜文涛,吴松,唐忠.
滇西北铜厂沟Mo-Cu矿床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2015,31(11):3217-3233.
被引量:32
8
刘静伟,吕悦军.
川滇地区b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震源类型关系的初步探讨[J]
.震灾防御技术,2016,11(3):561-572.
被引量:10
9
吴楚,刘妍,曹明坚,洪涛,徐兴旺,董连慧.
还原性斑岩型Cu与Mo-Cu矿特征与形成机制[J]
.岩石学报,2015,31(2):617-638.
被引量:7
10
申萍,董连慧,冯京,王核,徐兴旺,薛春纪,屈迅.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时代及成矿特点[J]
.新疆地质,2010,28(4):358-364.
被引量:36
<
1
2
>
地质学报
2015年 第B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敬科
赵巍
沈群
张爱霞
王晓闻
李少辉
曹龙奎
赵学伟
韩渊怀
相关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主题
小米
红外光谱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
主成分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