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习近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与价值探讨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在不同的阶段,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不同的含义,并且贯穿于马克思整个思想的发展过程,但该思想的根本旨趣在于为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找寻出路。在新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和实践,是在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的前提下,有力地结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从而提出具有可实践性的理论构想。特别是在当下由金融资本所支配下的发展图景中,资本无孔不入,极力吸纳边缘化的落后地区到资本的生产和消费的范围中,以同一性的资本的生产和积累为主导的消费模式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同化趋势逐渐上升。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大国,卷入这个发展的旋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在发展中挺立民族的独立性,并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主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等倡导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践行不仅打破了地方区域性对人的发展的局限,也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彰显了"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赋予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以新内涵,凸显了共建、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此举具有非凡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作者 徐国玉
出处 《知与行》 2017年第9期38-42,共5页 Cognition and Practice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9

  • 1吉登斯.《民族一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王铭铭校.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6页.
  •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6.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8.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 5.《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312,429.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卷二十-第91-92页.
  • 9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郭忠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6页.

共引文献217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