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唯物史观和个人的存在方式——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它的产生经历了由创立到公开问世的过程。学者们从“社会”这一宏观角度,对唯物史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具有生命性、生活性和生产性的“个人的存在”是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阐明了个人存在的空间维度;“全部人类历史”则拓展了唯物史观的时间维度,从事经济活动和不断变化的人性为个人的发展敞开了路径。共产主义以革命活动为手段、以保持生产的原初目的为宗旨,最终指向了个人的自由。
作者 孔祥润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年第2期55-67,共13页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3

  • 1R.J.伯恩斯坦,曾乐.形而上学、批评与乌托邦[J].世界哲学,1991(1):45-52. 被引量:5
  • 2叶险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7(4):4-17. 被引量:1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80页,第580页,第262页.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3页.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5页.
  • 7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 8洛尔夫·德鲁贝克,雷纳特·麦科尔.《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籍维立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3-94页.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8页.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5页,第412页,第55页,第205页.

共引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