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础教育集团共生网络的运作机理与类型研究
被引量:
2
Study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ymbiosis Network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Group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基础教育集团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表现为由多个单体学校组成的共生网络。通过建构基础教育集团的共生链结构模型,提出连带轴是集团运作的主要依据。根据不同的连带原则,结合基础教育集团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集团共生网络分为四种运作类型:核心—轴承型、区域—拓扑型、级别—直线型和嵌套—复杂型,并结合实例评析其利弊及实施条件。
作者
张蕾
孟繁华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3-87,共5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基础教育集团
共生网络
运作机理
分类号
G6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6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孟繁华,张蕾,佘勇.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三大模式[J]
.教育研究,2016,37(10):40-45.
被引量:79
2
李彦青,孟繁华.
由稀释到共生: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的突破与超越[J]
.中国教育学刊,2016(5):57-61.
被引量:27
3
张爽.
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育集团建设的实践途径研究[J]
.教育学报,2015,11(6):42-48.
被引量:10
4
劳凯声.
公益性视野下的公办学校定位问题[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18-128.
被引量:9
5
文军,顾楚丹.
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及其社会后果——基于中国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2):33-42.
被引量:64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褚宏启.
教育行政专业化与教育行政职能转变[J]
.人民教育,2005(21):5-8.
被引量:30
2
朱向军.
名校集团化办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9):18-23.
被引量:36
3
布迪厄,P.华康德,[1992],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高兆明.
“制度”概念的存在论辨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12.
被引量:16
5
李晓明.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5):147-153.
被引量:19
6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9/07/content一2218783.htm.2012.
7
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立项课题《北京市优质学校教育集团研究》结题报告.
8
DiMaggio P J ,Powell W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 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48) : 147-160.
9
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姚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7-108.
10
沈俊强.从近十年择校政策的演变看我国公立学校体制变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
1
2
3
>
共引文献
166
1
周升洁,李劲松.
共同体视域下青年教师轮岗的融入阻滞与突破之道[J]
.教育科学论坛,2024(2):11-16.
2
马榕婕,葛新斌.
共生理论视域下教育集团学校间的关系形态及其实现路径[J]
.郑州师范教育,2019,0(5):1-5.
被引量:2
3
严逸飞,基德杰·萨古因,王梅(译),熊缨(审校).
政策能力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印度和中国基础教育系统在职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比较[J]
.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21(2):91-108.
4
罗恒,许淑贤,张家凯,廖小芳,左明章.
全纳视角下的教育公平——对UNESCO《2020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分析与展望[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5-15.
5
王飞.
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实验回眸[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0(3):124-145.
被引量:2
6
董玉峰,戴克戎,汤亭亭,郭传友,廖文胜.
老年大鼠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J]
.临床骨科杂志,2000,3(1):1-3.
被引量:3
7
孔凡乐.
铁素体球铁二次高频淬火问题探讨[J]
.热处理,2000,15(1):18-20.
8
鲁泽秀,解新勇,祖光德.
黄河堤防加固的几种措施[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0,20(1):69-70.
9
解新勇,谈浩.
黄河下游险工及整治措施[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0,20(1):71-71.
被引量:1
10
胡春红.
职教集团化办学对高职汽车专业的影响[J]
.科教导刊,2018(36):36-37.
被引量:1
<
1
2
3
4
5
…
17
>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献君.
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体系化[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2):1-6.
被引量:29
2
庄西真.
科层制和关系网络:学校中权力与资源的配置[J]
.当代教育科学,2005(8):17-22.
被引量:13
3
解瑞红.
校长新资源观及薄弱学校改进[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4X):107-109.
被引量:3
4
颜佳华,吕炜.
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2):14-18.
被引量:101
5
周进,吴文刚.
高等学校资源转化:内涵、意义与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5(8):45-49.
被引量:11
6
赵茂君,夏巍,张利洪.
经济欠发达地区集团化办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6(2):70-72.
被引量:5
7
李彦青,孟繁华.
由稀释到共生: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的突破与超越[J]
.中国教育学刊,2016(5):57-61.
被引量:27
8
孟繁华,张蕾,佘勇.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三大模式[J]
.教育研究,2016,37(10):40-45.
被引量:79
9
高鹏,和学新.
空间新认知与学校改进[J]
.上海教育科研,2018(1):38-42.
被引量:7
10
白雪飞,杜娟.
创新生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与路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6):77-81.
被引量:7
<
1
2
>
引证文献
2
1
高鹏.
学校改进资源的类型、需求分析与利用方式[J]
.教学与管理,2020(21):32-35.
被引量:1
2
张诗雅,司莹莹.
普惠性集团化办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21):261-26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义华,汪子原,陈佳楠.
面向个性化服务的微教务智能平台建设研究[J]
.科技资讯,2022,20(4):22-24.
被引量:2
1
阙福和.
浅析城市建设投资类公司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途径[J]
.就业与保障,2017,0(8X):30-33.
2
王海静.
福建晋江社区养老服务运作模式调查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12):76-81.
3
韩朋乐.
一种H8拓扑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J]
.通信电源技术,2017,34(4):121-123.
4
于春爽.
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J]
.教育家,2018,0(16):30-31.
被引量:1
5
周利.
建构小学班级管理机制探析[J]
.科学咨询,2018,0(24):30-31.
被引量:1
6
何平.
德国社会保险法制的发展与改革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15(6):37-44.
被引量:3
7
张家祺.
P2P网络借贷业务的风险控制对策[J]
.商业会计,2018(19):16-19.
被引量:1
8
广西教育研究院“广西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验研究”项目研究掠影[J]
.基础教育研究,2018(15).
被引量:1
9
孙伟.
激荡新时代 奋战新征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甘肃建投七建集团发展综述[J]
.发展,2018(10):71-75.
10
陈宇.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20):171-172.
被引量:1
<
1
2
>
上海教育科研
201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万崇华
肖川
郑晓江
张晓磬
杨铮
冯建军
孟琼
林高明
刘慧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相关主题
生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观后感
艰苦创业
奉献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