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被引量:165

The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Visu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 :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 ,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 ,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 ,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 ,但未必在质量上 )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作者 孟建
出处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Modern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周宪.2002年.《读图、身体、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W·J·T·米歇尔.《图像转向》.《文化研究》第3辑第14页、第17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 3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A]..《文化研究》第3辑[C].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3页.
  • 4盂建.《媒介革命: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第145页、第147页、第149页,《第三届亚太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1月.
  • 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37页.三联书店1997年1月1版.
  • 6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文化研究》第3辑第89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7伊雷特·罗戈夫.《视觉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第3辑,第4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8孟建.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南方文坛,2001(2):25-27. 被引量:11
  • 9盂建.《文化帝国主义的全球化传播与影视文化反弹》[J].现代传播,2001,(1).
  • 10约翰·杰维斯.《形象、幽灵与景象:视像的技术》.《文化研究》第3辑第104页、第105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周宪.现代主义绘画[J].世界美术,1992(3):50-52. 被引量:50
  • 2[1]Samuel Huntington,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Tide Of Post 20th Century,1998,P33-35.
  • 3贝尔 丹尼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年..
  • 4巴拉兹.《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
  • 5.《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三联书店,1996版.第775页.
  • 6桑塔格.《论摄影》[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 7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 8麦克鲁汉.《视听新媒介》[J].国外社会科学,1994,.
  • 9Guy Debord,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67), New York:Zone, 1994, P. 4,37,12,200,23.
  • 10Mark Poster, (ed), Jean Br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共引文献129

同被引文献968

引证文献16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