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何谓正义:罗尔斯与哈贝马斯
被引量:
41
What is to Be Called Justice: Rawls and Haberma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在目前健在的西方思想家中是最有影响的两位 ,两者思想之间存在着一个交汇点 ,即正义问题。但是他们在下述三个基本问题上对正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1.正义是程序的还是实质的 ;2 .正义的前提是“理想语境”还是“理想处境” ;3 .
作者
姚大志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10-16,共7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形式伦理学
合法性
正义
罗尔斯
哈贝马斯
政治哲学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401
引证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324
参考文献
7
1
[2][7][21]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85 - 86 、 86 、 116 、 7.
2
[4][6]Ju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tmicative Action, The MIT Press,1990, p. 89、88、103.
3
Thomas McCarthy,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The MIT Press, 1978, p. 326.
4
[9][10][18][19][22][23]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421、421、429、395、419、11、427 - 428.
5
哈贝马斯 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06页.
6
[15][16][17]Ju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eative Action, Vol. I, Beacon Press,Boston, 1984, pp. 307 -308、126- 127、127- 128、136- 137.
7
Stephen K. White, The Recent Work of Jurgen Haberma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 30 - 31.
共引文献
61
1
伍学军.
简析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论基础[J]
.天津社会科学,2004(6):56-58.
被引量:1
2
潘自勉.
在价值与规范之间[J]
.哲学研究,2005(1):88-92.
被引量:10
3
黄宝玖.
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04(4):68-77.
被引量:57
4
任平,王建明,王俊华.
游戏政治观——后现代政治哲学分析[J]
.江海学刊,2001(5):86-89.
被引量:9
5
黎炳盛.
有限政府的有效性与合法性[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2(5):40-43.
被引量:18
6
门洪华.
论国际机制的合法性[J]
.国际政治研究,2002,23(1):131-138.
被引量:10
7
朱陆民.
冷战后联合国人权国际保护的合法性危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2):78-81.
8
于桂芝,武卉昕.
论理性的批判与重建[J]
.江海学刊,2005(4):56-60.
被引量:1
9
李庆林.
传播研究的多维视角——马克思、哈贝马斯、麦克卢汉的传播观比较[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4):72-75.
被引量:5
10
陶庆.
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正当妥协”的宪政维度——南方市福街草根商会的“民族志”视角[J]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3):119-134.
被引量:19
<
1
2
3
4
5
…
7
>
同被引文献
401
1
沈韵,冯晓青.
公共数据商业利用边界研究[J]
.知识产权,2023(11):60-77.
被引量:7
2
姚大志.
制度正义: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2):27-33.
被引量:5
3
廖建凯.
“大数据杀熟”法律规制的困境与出路——从消费者的权利保护到经营者算法权力治理[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0,22(1):70-82.
被引量:97
4
张爱军.
“算法利维坦”的风险及其规制[J]
.探索与争鸣,2021(1):95-102.
被引量:90
5
刘金瑞.
数据安全范式革新及其立法展开[J]
.环球法律评论,2021(1):5-21.
被引量:74
6
宋烁.
构建以授权运营为主渠道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机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41(1):83-94.
被引量:52
7
刘艳红.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J]
.东方法学,2019,0(5):119-126.
被引量:216
8
丁先存.
试论档案正义[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29-31.
被引量:1
9
陈瑞华.
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J]
.北大法律评论,1998(1):181-204.
被引量:105
10
渡边达德,钱伟荣.
日本民法中的合同解除法理——以因债的不履行而产生的法定解除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04(1):272-278.
被引量:2
<
1
2
3
4
5
…
41
>
引证文献
41
1
张爱军.
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在罗尔斯正义理论之内还是在其之外?[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0(6):4-15.
2
王禹乔,张智明,钟珩.
论领导实践中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逻辑关系及把握原则[J]
.领导科学论坛,2023(10):91-96.
3
易军.
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基础[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117-129.
被引量:40
4
周文华.
正义:“给每个人以其所应得”[J]
.哲学动态,2005(11):36-40.
被引量:19
5
李政辉.
国际视野下的合同法定解除原因体系[J]
.浙江学刊,2006(2):165-170.
6
吉达珠.
法律的合法性危机及哈贝马斯的法政治学理论——解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5):47-53.
被引量:5
7
孙咏.
试述罗尔斯、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的正义观——探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的核心机制[J]
.南京社会科学,2007(10):43-48.
被引量:3
8
孙震.
论司法中的程序公正[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53-55.
9
张莉.
罗尔斯纯粹程序正义与功利主义配给的正义观[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3-24.
10
陈进华,宋煜萍,张静芳.
三种公正标准的批判性考量[J]
.江苏社会科学,2009(2):116-120.
<
1
2
3
4
5
>
二级引证文献
324
1
廖艳嫔,李曾瑶.
先合同责任的法律定位:德国法和英国法的不同路径[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2):59-91.
2
翁跃强.
大数据分析在法律监督中的应用[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1):98-113.
被引量:10
3
韩振文.
智能时代法官预判确定性的功用、契机及其困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2):73-85.
被引量:1
4
高慧珂.
算法分发引发的媒介伦理冲突及规制[J]
.新闻传播,2023(4):34-36.
被引量:1
5
张晓萌.
保险契约适合性义务正当性之法经济学分析——兼论对契约自由理论的反思[J]
.私法,2021(2):174-195.
被引量:1
6
郭晔.
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的法治规范渊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5-27.
被引量:13
7
程乐,刘秀丽.
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法治保障研究[J]
.思想理论战线,2024(1):71-79.
被引量:7
8
王禹乔,张智明,钟珩.
论领导实践中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逻辑关系及把握原则[J]
.领导科学论坛,2023(10):91-96.
9
袁帆,范怡.
高校算法伦理培育现状及强化路径研究[J]
.教育观察,2023,12(34):36-40.
10
杨小艳,檀传宝.
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人际互动的效用[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6):46-53.
被引量:9
<
1
2
3
4
5
…
33
>
1
张亚月.
从彼岸世界的回归——论康德伦理学的局限性及其出路[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41-46.
被引量:2
2
周振权.
意志的规定根据:形式的还是质料的[J]
.道德与文明,2015(4):147-153.
3
赵宾.
合同法的内在伦理价值[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60-64.
4
张盾.
反现代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J]
.长白学刊,2004(1):59-63.
被引量:4
5
傅鹤鸣.
康德“绝对命令”的存在论追问及超越[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46-50.
被引量:1
6
甘培聪.
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对正义与善的整合[J]
.社科纵横,2016,31(12):103-109.
被引量:1
7
戴兆国.
伦理学:形式的? 抑或实质的?——论马克斯·舍勒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J]
.世界哲学,2009(4):118-127.
被引量:5
8
徐涤宇.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J]
.法商研究,2005,22(3):43-51.
被引量:20
9
詹世友.
进向道德:质料伦理学对人性禀赋的经验考察——康德《实用人类学》的本旨[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2):1-11.
被引量:2
浙江学刊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赵志军
陈淳
徐旺生
苏海洋
游修龄
贾鑫
王在德
吕厚远
向安强
相关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郑州大学
复旦大学
相关主题
农业起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