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7-628,共2页
Shan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23
-
1肖诗鹰,刘铜华.马来西亚口岸通关务实指南[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6):323-325. 被引量:1
-
2罗祥云,杨文君.境外中医教育概述[J].中医教育,2005,24(3):54-57. 被引量:6
-
3樊红雨.美国中医药教育现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1):72-77. 被引量:2
-
4王波.澳大利亚中医针灸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8,28(3):228-230. 被引量:18
-
5徐俊.韩医学教育现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2):160-160. 被引量:1
-
6熊学军.对韩医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17-418. 被引量:3
-
7高荣慧,文萍.日本针灸按摩业的教育现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3):237-240. 被引量:1
-
8陈二员.中医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1-2. 被引量:11
-
9张卫.英国的中医药[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5):396-400. 被引量:2
-
10杨璞.郑和下西洋对中医药发展与交流的影响[J].中医药文化,2009,4(6):25-2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3
-
1焦立媛,刘阳阳,陈泽林,郭义,王卫.国外中医教育比较[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3):257-259.
-
2高睿,张杰.马来西亚中医药现状及中医药教育概况[J].中外医疗,2011,30(25):192-192. 被引量:2
-
3李毅盛,陈萌.马来西亚中医源流[J].环球中医药,2020,13(5):852-8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
-
1王锐,申俊龙.浅析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J].世界中医药,2015,10(12):1976-1979. 被引量:7
-
2胡以仁,黄保民,丁颖,严暄暄,陈元,何清湖.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状况及建议[J].中医药导报,2016,22(19):4-7. 被引量:13
-
3高鹏,许二平.马来西亚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5):5-7. 被引量:1
-
1北京中医大学针灸学院[J].中医教育,2005,24(5).
-
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
-
3汤立新.会艾灸,更健康——初识艾灸[J].食品与健康,2014(2):44-45.
-
4张荣光,张俊婵.浅议中西医结合[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1994,4(2):30-30.
-
5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J].中医教育,2005,24(5).
-
6北京中医劳药大学针灸学院国爱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
-
7以新视角纵览经络全局 用新思路开展经络研究——《中华经络学》书评[J].中医药通报,2007,6(2):13-13.
-
8付文倩,齐向华.初识脉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4S):168-169. 被引量:3
-
9王晓.2005年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针灸,2006,26(1):74-74.
-
10黄健.男子不育用药及论治初识[J].湖南中医杂志,2001,17(6):4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