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语言特点——以《红字》为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经典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在北美殖民时期家庭主妇白兰与牧师梅斯代尔之间的爱情悲剧。小说《红字》中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同时小说也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使得小说表达的文化底蕴更加的深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小说《红字》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红字》中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
郭晓敏
机构地区
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
出处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12-113,116,共3页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语言学视角
英美文学
语言特点
《红字》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李栎.
基于语言学视角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评论——以《红字》为例[J]
.海外英语,2016(24):203-204.
被引量:5
2
刘燕.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策略——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1):62-64.
被引量:5
3
张利华.
语言学视角下对《红字》语言特点的赏析[J]
.语文建设,2014,0(06Z):43-44.
被引量:4
4
俞双英.
语言学视角下的英美叙事文学作品适应性[J]
.语文建设,2014(10X):21-22.
被引量:4
5
高博.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以《红字》为个案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29-134.
被引量:11
6
刘志平.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育[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49-5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杨永祥.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296-297.
被引量:11
2
马广惠.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文体学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9(5):4-6.
被引量:17
3
张显平.
构建语料库促进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5):132-135.
被引量:17
4
周艳丽,张发祥.
《德伯家的苔丝》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2-64.
被引量:16
5
王文良.
从《红字》语言的语用鉴赏看霍桑的人格[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57-59.
被引量:2
6
蒋骁华.
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J]
.上海翻译,2009(4):11-15.
被引量:27
7
David L. Hoover.
Some Approaches to Corpus Stylistics[J]
.外国语,2010,33(2):67-81.
被引量:3
8
李晋,郎建国.
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J]
.外国语,2010,33(2):82-89.
被引量:37
9
张海云,谢群芳.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检索分析——以越南中篇小说《志飘》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3):57-61.
被引量:29
10
M.A.K.韩礼德,姜望琪,付毓玲.
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1):137-146.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24
1
李婧.
试论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美探究[J]
.作家天地,2019,0(22):7-7.
2
孟嵊.
我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6):92-96.
被引量:8
3
张绵.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特征分析——以《爱玛》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4):37-38.
被引量:3
4
陈双双,高博.
狄更斯中期作品的语料库解读——以《艰难时世》为例[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6):26-29.
被引量:4
5
谢婷婷.
《伊坦·弗洛美》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
.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1):118-120.
被引量:1
6
谭雨欣.
提高英美文学赏析水平的策略分析[J]
.现代交际,2015(6):80-81.
被引量:2
7
孙洪梅.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传记式批评解读[J]
.现代交际,2015(6):82-82.
被引量:1
8
刘志平.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育[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49-50.
被引量:2
9
刘家宏.
关于英美文学作品赏析问题的探讨[J]
.北极光,2019,0(1):13-14.
被引量:2
10
蔡艳玲,韩凤娇.
小说《热与尘》中隐含意义的理性解读[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434-438.
同被引文献
9
1
王家和.
《红字》的叙事距离[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98-103.
被引量:7
2
张建利.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研究——以《尤利西斯》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4):57-58.
被引量:4
3
李萌.
论《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9):183-184.
被引量:1
4
郑敏丽.
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及利用途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50-52.
被引量:14
5
彭毅力.
从《红楼梦》的隐喻与象征看红学的理路——基于接受美学的视阈[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3):126-135.
被引量:1
6
柴立敏,李燕.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J]
.今古文创,2020(48):26-27.
被引量:4
7
胡艳.
基于语言学视角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评论——以《红字》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4):125-126.
被引量:5
8
张利华.
语言学视角下对《红字》语言特点的赏析[J]
.语文建设,2014,0(06Z):43-44.
被引量:4
9
许海兰.
文体学视角下对《红字》中否定语言艺术的解读[J]
.语文建设,2014,0(08Z):43-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陈丽芳.
语言修辞视角下对《红字》语言特点的赏析[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2):65-67.
被引量:1
2
温静.
基于语言学视角分析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以《红字》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2024(11):226-228.
3
陈晨.
从乔伊斯《尤利西斯》看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3):36-37.
被引量:7
4
张玉娟.
中美文学作品象征手法之比较——以《红楼梦》和《红字》为例[J]
.文化学刊,2018(12):62-6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刘君莉.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以《尤利西斯》为例[J]
.年轻人,2019,0(34):26-27.
2
李虹.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的语言特色解读[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1):15-18.
被引量:2
3
刘慧敏.
浅谈“陌生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力[J]
.福建茶叶,2020,42(8):322-323.
被引量:1
4
胡艳.
基于语言学视角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评论——以《红字》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4):125-126.
被引量:5
5
张军红.
陌生化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特色运用研究——以《尤利西斯》为例[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2):144-146.
被引量:4
6
张望.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研究——以《尤利西斯》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2024(3):232-234.
7
李晓花.
英美文学中《尤利西斯》的陌生化语言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4(3):73-75.
8
石晶.
刍议“陌生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力[J]
.青年文学家,2019,0(29):92-93.
被引量:1
1
张赛.
女性主义视角下《红字》解读[J]
.语文建设,2017,0(8X):37-38.
被引量:1
2
杨兴帮.
解构《红字》中珠儿的神秘性[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3):18-21.
3
刘进文.
购物车边框工艺的改进[J]
.厦门科技,2017,0(5):57-62.
4
尹虹霓.
《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J]
.智库时代,2017,0(7):90-91.
5
赵星.
中美文学作品象征手法之比较——以《红楼梦》和《红字》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10):22-23.
被引量:1
6
赛音乌其拉图.
对比语言学视角下比较研究蒙古语和日语格助词的教学意义[J]
.内蒙古教育(B),2017,0(10):49-50.
7
杨威.
现代园林工程存在的一些问题[J]
.现代园艺,2017,40(18):184-184.
8
丁佩.
《红字》中红色“A”字的象征意义[J]
.校园英语,2017,0(33):249-249.
9
朱梦婷.
“红色”符号下中西方认知理念的差异[J]
.戏剧之家,2017(16):225-225.
10
李叶.
爱开始蔓延[J]
.初中生之友(青春号)(中),2017,0(9):47-47.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