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而学校的教育是使学生能够迈向成功的前提,二者在共同教育中都承担着对学生教育的重任。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心理以及行为上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要重视该阶段的教育工作,尤其是能够针对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予以深入探讨。
作者
邢增明
机构地区
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三小学
出处
《学周刊》
201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Learning Weekly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戴乐.
家校共育共筑学生未来[J]
.科学咨询,2017,0(6):47-47.
被引量:4
2
岳开建.
中小学家校共育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17(8):14-17.
被引量:6
3
肖晓锋,刘纪龙.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发展方向[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117-117.
被引量:19
4
戴霞,陈丹.
拓展学生生活场域 家校社会共融共育[J]
.教育科学论坛,2016(5):71-73.
被引量:3
5
刘启蒙.
城镇中小学生家校共育问题及其对策[J]
.许昌学院学报,2014,33(3):146-14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2-102.
2
钟锡钊.
家校和谐协同 打造有效德育[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8(1):52-53.
被引量:5
3
武静静.
家校协同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J]
.科技信息,2010(29):142-142.
被引量:11
4
毕宏音.
互联网思维的舆情表达与节点把握[J]
.重庆社会科学,2015(5):78-86.
被引量:4
5
张爱玲.
美国学校主导与学区主导家校合作新方式[J]
.人民教育,2015(24):60-63.
被引量:3
6
姚卿.
基于微信群等新媒体技术开展家校沟通[J]
.上海教育,2016,0(4):8-9.
被引量:7
7
张轶群.
家校共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
.少年儿童研究,2012,0(11X):31-33.
被引量:5
8
杨涛.
“互联网+”时代的“四三二一”战略[J]
.新重庆,2015,0(7):28-3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3
1
赵灿鑫.
“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家校共育新途径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1(31):1-2.
被引量:1
2
胡书英.
中小学家校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科学论坛,2016(12):20-24.
被引量:7
3
林秀芳.
统放有度 协同教育——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1):72-74.
被引量:11
4
王淑芳.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
.成才之路,2019(4):24-24.
被引量:7
5
王倩仪.
家校合作,共育未来[J]
.新课程(小学),2018,0(10):205-205.
6
高志云.
初中语文家校共育创建和谐环境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4):28-28.
被引量:1
7
李春梅.
谈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实践模式构建[J]
.学周刊,2019(6):143-144.
被引量:11
8
王成霞,邹平.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19,39(1):133-138.
被引量:3
9
唐文生.
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冲击与影响[J]
.神州,2019,0(12):206-206.
被引量:1
10
王成霞,邹平.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家校共育的关系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9,39(7):112-1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徐红英.
如何有效进行家校沟通[J]
.甘肃教育,2018(23):23-23.
被引量:4
2
朱静.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
.成才之路,2018,0(1):88-88.
被引量:9
3
唐红松.
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2018(2):102-102.
被引量:10
4
李晓蕊.
“一二三五”家校共育模式研究——襄阳市大庆路小学家校合作实践[J]
.教师教育论坛,2018,31(2):74-76.
被引量:8
5
褚灵兰.
家校共育的平台与桥梁[J]
.教学与管理,2018(11):16-17.
被引量:4
6
张晓薇.
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基础教育研究,2018(16):85-85.
被引量:10
7
彭瑞清.
家校共育 用心成就孩子的未来[J]
.甘肃教育,2018(21):18-19.
被引量:4
8
王淑芳.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
.成才之路,2019(4):24-24.
被引量:7
9
杨荣丽.
微信群在家校共育中的“微”影响[J]
.江苏教育,2018,0(95):53-54.
被引量:3
10
高晓娜.
家校共育:标准、困境与突破路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19,0(12):86-8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6
1
吕彩萍.
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J]
.当代家庭教育,2020,0(4):36-36.
2
呼宇.
推进家校共育 促进学生发展[J]
.当代家庭教育,2018,0(7):22-22.
被引量:2
3
陈妍,叶丽敏.
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新教育(海南),2019,0(20):16-18.
被引量:2
4
李源.
浅谈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对策[J]
.教师,2019,0(22):6-7.
5
王佳颖.
家校共育视角下的策略探析[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1):140-141.
6
张婥恩.
名师工作室指导家校共育的有效实践路径探析[J]
.中小学班主任,2021(11):40-4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达晓翠.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J]
.新课程,2019,0(28):225-225.
被引量:1
2
贺晓彤.
分层设计校班活动 实践促进家校共育--以学校为例浅谈家校协作育人途径[J]
.教育观察,2020,9(36):138-140.
被引量:6
3
李洪涛,刁光义,陈健,田艳杰,田俊义,田洪刚.
家校共育数字化对促进初中生成长的实践探索[J]
.中国新通信,2021,23(3):194-195.
4
郑婷,方文.
家校协同育人的问题与对策[J]
.黑河学刊,2023(1):58-64.
被引量:3
1
康丽颖.
家校共育的选择[J]
.青年教师,2018(11):34-35.
2
苟洁.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内涵研究[J]
.读天下(综合),2019,0(1):0055-0055.
3
张海莉.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J]
.高中生学习,2018,0(12):189-189.
4
包含发.
面向新时代 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思考[J]
.新课程,2018,0(26):229-229.
5
张冬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J]
.电子乐园,2018(3):391-391.
6
余洋.
浅谈高职院校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及防范措施[J]
.锋绘,2018,0(7):158-158.
被引量:1
7
姚珂.
浅析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J]
.山海经,2018(11):0136-0136.
8
郭建山.
中学生责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9(3):163-164.
被引量:1
学周刊
201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