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牛奶的变质与新鲜度检测探讨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牛奶变质的原因,从微生物、营养物质、感官性质和理化性质四个角度综述了牛奶变质过程中的变化,对各项指标在牛奶新鲜度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和讨论,为牛奶品质研究和新鲜度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
徐楚璇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关键词
牛奶
变质
细菌
新鲜度
分类号
TB [一般工业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14
1
杜磊,陈瑞利,杜杨,毛战胜.
储藏过程中鲜乳中的细菌数、pH、酸度的变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5):145-147.
被引量:8
2
王彦勤.
鲜牛奶酸败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5):307-308.
被引量:7
3
夏全,缪爱龙,章燕,李建国.
牛奶变质过程的观察[J]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07(3X):22-23.
被引量:11
4
张航晨,潘丽红.
纯牛奶开封后最佳饮用时间的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7):98-98.
被引量:1
5
黄友鹰,马毓锦.
消毒牛奶在家用电冰箱内保存期及其营养成分的变化[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1989,15(4):43-49.
被引量:1
6
巫平松,石中亮,陈尚东.
牛奶的保鲜[J]
.化学教育,2004,25(8):9-11.
被引量:5
7
卢蓉蓉,刘莹,张国农.
屋顶奶贮藏期品质变化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2006,34(10):29-33.
被引量:10
8
方培生.
牛奶的检验[J]
.中国奶牛,1993,0(4):50-51.
被引量:2
9
麦志杰,徐海涛,赵静,林芳,范建明.
检测牛奶变质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2011,39(3):24-25.
被引量:19
10
李宏军,任健,张宗岩.
牛乳的pH值和酸度[J]
.中国乳品工业,1998,26(4):18-20.
被引量:11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樊军浩,秦明利,孟宏昌,李红利.
牛乳酸度测定方法的改进[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9-11.
被引量:5
2
曹玉梅.
用微生物检测器测定生牛乳样品中的短链脂肪酸[J]
.环境卫生学杂志,1993(1):56-57.
被引量:2
3
刘景华,李艳,孔秀兰,朱永宁,阎凤周.
酒精阳性牛乳脂肪球不稳定机理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3):547-58.
被引量:13
4
胡洁,章东,龚秀芬,潘世明.
牛奶变质的超声非线性定征[J]
.应用声学,2005,24(6):329-333.
被引量:2
5
杨建文,张玲,石莉.
智能超声波牛奶检测仪的设计[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5):75-78.
被引量:4
6
方炜.
超高温灭菌乳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J]
.中国乳品工业,1996,24(3):22-24.
被引量:10
7
卢蓉蓉,刘莹,张国农.
屋顶奶贮藏期品质变化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2006,34(10):29-33.
被引量:10
8
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S].,..
9
姜天纬,林然,陈星,曹明富,王平.
电子鼻牛奶质量检测的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2007,20(8):1727-1731.
被引量:9
10
[1]无锡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8.
<
1
2
3
4
5
>
共引文献
57
1
白婧,李冉,任发政.
不同包装材料对牛乳品质的影响[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8,31(3):101-103.
被引量:5
2
李传扬,张富新,王攀,吴海玥.
激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对牛乳的保鲜[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105-108.
被引量:11
3
白婧,李冉,任发政.
不同包装材料对酸奶品质变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8,29(11):649-652.
被引量:9
4
白婧,李冉,任发政.
UHT灭菌乳在贮藏期内的品质变化[J]
.中国乳品工业,2009,37(1):30-32.
被引量:3
5
孙超,吕彬,余传奇,王勇,安磊.
牛乳的污染及酶法保鲜方法概述[J]
.中国牛业科学,2009,35(2):34-36.
被引量:4
6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基于电子舌的乳制品品质特性及新鲜度评价[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6):177-181.
被引量:18
7
王晴,王宇,韩建荣,李智伟.
开菲尔发酵乳发酵参数变化趋势[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11):189-192.
被引量:8
8
丁保淼,张晓鸣,夏书芹.
甘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对铁强化牛奶氧化稳定性和感官质量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29(4):508-513.
被引量:3
9
麦志杰,徐海涛,赵静,林芳,范建明.
检测牛奶变质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2011,39(3):24-25.
被引量:19
10
杜磊,陈瑞利,杜杨,毛战胜.
储藏过程中鲜乳中的细菌数、pH、酸度的变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5):145-147.
被引量:8
<
1
2
3
4
5
6
>
同被引文献
140
1
李林英,张鸿,张丽娟.
酸奶的储藏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10):41-42.
被引量:3
2
孙鹏,段忠亭,张庆玲,胡威威,张秦,关春燕.
冰箱保鲜性能特色认证指标选取及应用[J]
.家电科技,2020(S01):324-326.
被引量:1
3
李照,邢黎明,云战友,李翠枝,朱丽敏.
电子鼻测定牛奶中掺入外来脂肪[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8,31(1):39-41.
被引量:29
4
张,王成芝,刘福义.
脱水蔬菜等温吸湿规律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5(1):61-65.
被引量:5
5
谷雪莲,华泽钊.
冷藏时间对牛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
.制冷学报,2005,26(4):48-50.
被引量:15
6
冯雅蓉,马俪珍.
生物胺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J]
.肉类研究,2005,19(12):25-28.
被引量:26
7
黄友鹰,马毓锦.
消毒牛奶在冰箱内保存期及其营养成分的变化[J]
.农牧产品开发,1996(9):37-38.
被引量:1
8
吴义生.
示温变色油墨的变色原理及应用[J]
.印刷技术,2006(24):43-44.
被引量:1
9
邢文柱.
新型热敏防伪印刷技术的开发[J]
.今日印刷,2006(7):14-16.
被引量:1
10
李祥,赵征.
酸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33-5034.
被引量:36
<
1
2
3
4
5
…
14
>
引证文献
13
1
杜迅,陈莉,王亚梅,赵美奇,李晓娜,何劲.
纳米纤维基酸敏比色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J]
.上海纺织科技,2022,50(3):53-56.
被引量:1
2
孙鹏,胡哲,赵金丹,杨海进,邓荣娇.
T/CNLIC 0040-2021《家用电冰箱婴幼儿食品储藏功能试验方法及评价要求》标准解读[J]
.家电科技,2022(S01):798-800.
3
扶晓菲,游春苹.
牛乳新鲜度评价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1):4319-4325.
被引量:14
4
廖美燕,龙鸣,洪晶,张娅俐,张福梅,田晓静,宋礼,罗丽,高丹丹.
电子鼻在乳及其制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2022(10):57-64.
被引量:5
5
陈雪营,樊静静,宋书锋,高洁,强维,蒋定国,贺巍巍,刘卿,杨大进,杨欣.
偶氮染色-光谱法快速检测牛乳中组胺和酪胺含量[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5):943-946.
被引量:1
6
陈赛艳,赵正禾,胥小清,余惠容,何宾宾,刘潍,王璐瑶,冀俊杰.
紫甘蓝花青素智能指示膜的制备及其在牛乳新鲜度监测中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24):228-236.
被引量:4
7
余广荣,王攀登,蒋晨光,杨应龙,杨钰淳,石岩.
可视化鲜奶储存温度识别包装技术与设计[J]
.包装工程,2023,44(5):156-162.
被引量:2
8
张微微,王强,吴明明,吕日琴,龚建国.
基于温度对酸奶储藏期品质影响的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2023,36(2):20-23.
被引量:1
9
佀博学,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生乳新鲜度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2023,35(6):3499-3507.
被引量:5
10
殷献华,殷诚,孟晶晶,钱静.
不同贮藏温度下酸乳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23,46(5):38-42.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高崎博.
防伪油墨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华东纸业,2024(9):49-51.
2
孙鹏,胡哲,赵金丹,杨海进,邓荣娇.
T/CNLIC 0040-2021《家用电冰箱婴幼儿食品储藏功能试验方法及评价要求》标准解读[J]
.家电科技,2022(S01):798-800.
3
王红丽.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40-41.
被引量:2
4
高喜银,宋强,马伟男,褚素乔.
牛奶分流取样加工装置结构设计[J]
.南方农机,2022,53(18):14-16.
5
陈雪营,樊静静,宋书锋,高洁,强维,蒋定国,贺巍巍,刘卿,杨大进,杨欣.
偶氮染色-光谱法快速检测牛乳中组胺和酪胺含量[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5):943-946.
被引量:1
6
刘爱瑜,冯曼,李永亮,赵心念,郭建军,王亚男,高玉红.
卷帘舍环境参数与奶牛泌乳性能及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2023,54(2):617-629.
被引量:1
7
康雨薇,贡湘磊.
市售乳制品食品安全风险及其检测技术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2023(7):31-33.
被引量:2
8
王歆远,刘燕,布日额.
牛乳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乳品安全的意义[J]
.农产品加工,2023(5):89-93.
被引量:1
9
佀博学,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生乳新鲜度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2023,35(6):3499-3507.
被引量:5
10
王晗,林锐楠,欧伟程,詹道桦,许国杰,蔡念.
基于YOLOv7近场电纺泰勒锥识别的电压反馈调控[J]
.微纳电子技术,2023,60(6):931-938.
<
1
2
3
>
1
黄学坤.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防治[J]
.中兽医学杂志,2018(2):30-30.
被引量:6
2
解明利,胡占齐.
激光测振在盒装牛奶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J]
.应用激光,2018,38(1):106-111.
被引量:3
3
关国楠.
排爆防护装备防护效能评价技术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8(35):77-77.
4
佟娜.
三心兼具 助力班级管理[J]
.名师在线,2019(4):94-95.
被引量:1
5
陈尧.
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测探讨[J]
.饮食科学,2018(8X):85-86.
6
张旭.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酶学及心电图检测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141-141.
7
罗凤娥,陈正伟,陈千红.
基于非正常航班恢复策略下的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8):42-42.
8
李永浮,蔡宇超.
中国特色小镇研究现状的评述和思考[J]
.地理科学研究,2019,8(1):73-91.
被引量:2
9
肖小月.
学生社会支持与希望品质的关系: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研究[J]
.智库时代,2019(2):166-166.
被引量:1
10
张永佳,刘继光,张慧明,李慕勤,姚海涛,李艳芳,吴姗姗.
钛合金种植体高压阳极氧化载铜/锌膜层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18,23(4):386-394.
<
1
2
>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曾铁
李曦珍
袁骏毅
宋金明
段丽琴
侯文瑜
李学刚
李宁
袁华茂
相关机构
《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复旦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河南大学
四川大学
相关主题
讯息
口腔医学
牙医学
口腔修复学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