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魂魄”“鬼神”与早期儒家祭礼诠释的内在向度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早期儒家基于功能视角对祭祀之道德和社会功能的强调,回答了祭祀"为何必要"的问题,同时,也继承周人祭祀的理性精神,并以魂魄观念和魂气说理解鬼神,回答了祭祀"何以可能"的问题。不同于墨子"明鬼"和民间鬼神信仰强调鬼神的实体与威灵,早期儒家对殷周祖灵观念做了进一步理性化、人文化、非实体化和去威灵化的转化,墨子对其"以鬼为不神"的批评,恰好揭示了儒家祖灵观念的特征。秉持"死而不绝"的生命观和魂魄观,早期儒家认为,祭祖礼仪中鬼神的实质是祖先之魂魄,死后被尊为鬼神,只要必诚必敬地斋戒以祭,基于"气"之感应原理,子子孙孙便可与列祖列宗感通于祭场这一神圣空间中。在祭祀态度与目的上,孔子及其儒家由强调祈福转向强调报本,由强调所信转向强调能信,强调"外则尽物,内则尽志"的祭祀主体本身的努力。在早期儒家的思想世界中,虽然"事人"优先于"事鬼",但"鬼神得其飨"始终是儒家社会治理蓝图和信仰世界的主题之一。无鬼神的儒家是不完整的,他们所追求的是"敬鬼神"与"远鬼神"的平衡。
作者 王国雨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72,共9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20

  • 1彭林.始者近情 终者近义——子思学派对礼的理论诠释[J].中国史研究,2001(3):3-14. 被引量:11
  • 2小川环树 等.《新字源》[M].日本角川书店,1968年版.P822.
  • 3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见《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 4李学勤.《郭店简与(乐记)》,《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440页.
  • 5徐复观.程朱异同[A].载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 6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 7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 8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6页.
  • 9劳思光.中国哲学史(第一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10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2007.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