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化差异视角下中美穿越剧的类型与叙事区别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穿越剧作为一种电视剧创作形态,在中国和美国都产出了大量的作品。中美穿越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主题、题材、叙事方法以及科技应用等方面。形式差异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分析、比对中美穿越剧的不同,指出近代科技与文明发展的差异、大国心态和个体意识的差异是两国穿越剧类型和叙事差异的背景原因,同时指出,后现代文化对中美穿越剧的创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作者 丁磊
机构地区 江苏开放大学
出处 《视听界》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基金 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YSC001)。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30

  • 1王艳玲.日常叙事下的大众人生——试论张爱玲小说叙事的基本策略[J].作家,2010(16):21-22. 被引量:1
  • 2卫景宜.美国主流文化的“华人形象”与华裔写作[J].国外文学,2002(1):28-36. 被引量:16
  •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 黄伟 郭于华译.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导言.国外社会学,1994,(5).
  • 4[美]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5[美]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 6[法]福柯.性史.张廷深,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1989.
  • 7[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8[法]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 9[法]鲍德里亚.《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第176页;第223页;第226页;第224页.
  • 10[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主题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