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汉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学说是对周秦之变后的汉代国家秩序建构的思考。与政治意义上的统一与维护中央权威不同,经学视域中的“大一统”包含贵元、正始、尊王的内涵,更接近于规范意义上的国家合法性的法理建构。一方面,“大一统”学说塑造了西汉国家秩序的神圣根基,董仲舒提出孔子作春秋,王者受命于天和阴阳灾异说,接续传承古典“天道宪法”,以道统制约治统;另一方面,以“通三统”寻求“大一统”,董仲舒以尊天道的王道为本,通过对历史上的制度进行损益,将王道的精神渗入政治与社会,从而为汉立法。《春秋》“大一统”学说在传统国家治理中的得失,表明其寓“贬天子”于“尊王”之中的精义在后世逐渐被遮蔽,这种传统中国政治史上对于经义的扭曲尤其值得现代学人深刻反省。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173,共11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青理论骨干专项项目“儒家春秋公羊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2021FZX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