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裴多菲·山陀尔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与民族文学奠基人,他在中国的译介始于周氏兄弟,最初便具“革命”的指向。随后茅盾受鲁迅影响,借助《小说月报》平台并结合“为人生”的文学观念对裴多菲进行译介。1930至1940年代末,孙用等人积极译介裴多菲,基本实现了全面的汉译,弥补了孙用所言的“缺憾”。20世纪上半叶裴多菲的译介过程清晰呈现出其汉译的历史逻辑与现实生成,为之后的译介奠定了基础。
作者
符晓
夏陶梅
FU Xiao;XIA Taomei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62-166,177,共6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