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灸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针灸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就包括了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指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发生超过3个月,伴随着感觉或情绪的不愉快体验^([1])。来自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疼痛的人群发生率可高达43.5%,也是目前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2-3])。慢性疼痛包括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原发性骨骼肌肉疼痛以及癌性疼痛等多种类型^([4]),其发病机制复杂,导致治疗方法有限,疗效往往不够理想。患者长期经受慢性疼痛还可带来焦虑、抑郁、精神障碍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5])。目前,临床中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强弱阿片类药以及精神类药物,但是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产生消化道不良反应、心血管意外、药物成瘾等诸多问题,总体疗效欠佳;部分患者会用有创的方式来辅助治疗,但是存在出血、感染及组织损伤等潜在风险,导致该治疗方法应用较为有限。
作者
陆大远
贾佩玉
韩奇
Lu Dayuan;Jia Peiyu;Han Qi
出处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253-257,共5页
Geriatrics & Health Care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22Y119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