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绝然的距离”的外延、内涵及诗学要义——从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读入

The Denotation,Connotation,and Poetic Essence of“Absolute Distance”:Based on Li Jianwu’s Yumu Collection by Mr.Bian Zhili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36年,李健吾在《〈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中提出一个颇为特别的说法,即“绝然的距离”。厘清“绝然的距离”的内涵,不仅对理解卞诗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理解北平“少数的前线诗人”的诗歌特征具有参鉴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一说法隐含了李健吾的诗学观,他从“最初新诗”谈起,回归到“诗之为诗”的“纯诗”中,强调其“感觉”的应用、“灵魂的充实”“内在的真实”三方面的内质。在“繁复的现代”语境中,李健吾所谓“繁复的情思”,能够将“时代”“人生”、自我的“灵魂”,完成艺术性融合,符合了1940年代“新诗现代化”中“现实、玄学、象征”的特点,这是“绝然的距离”的核心要义,也是李健吾诗学观的诗学要义。
作者 刘洋 LIU Yang
出处 《江汉学术》 2024年第3期71-78,共8页 JIANGHAN ACADEMIC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12

  • 1孙玉石.对中国传统诗现代性的呼唤──废名关于新诗本质及其与传统关系的思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0(2):3-12. 被引量:20
  • 2王光明.自由诗与中国新诗[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61-172. 被引量:14
  • 3周作人.《情诗》,《周作人批评文集》,第96页.
  • 4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82年第二次印刷,第19页.
  • 5周作人.《沉沦》,《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 6郭沫若.批评与梦[J].创造季刊,1923,2(1).
  • 7朱光潜.《编辑后记》[J].文学杂志,1947,1(2).
  • 8废名:《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见《谈新诗》,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 9袁可嘉.《诗与主题》,见《论新诗现代化》71页,三联书店1988年.
  • 10李健吾.《自我和风格》[A]..《李健吾批评文集》[C].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183页.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