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夜半歌声》的两个版本——由马徐维邦导演的1937年版与由张国荣主演的1995年版——对“革命”这一主题的表现迥然相异。电影所依托的小说原著《剧院魅影》及其默片版本隐藏、压抑了法国革命,但在中国的版本中,阶级革命得到凸显与反转。首先,调用戏中戏的“元剧场”功能:1937年版使用《热血》等曲目将爱情并入革命;1995年版则颇具后革命气质,此版与1937年版中“剧场演讲”一成一败的结局彰显了过往革命的弱点与后革命斗争的变化。其次,影片的视觉核心“毁容脸”,体现出一个面孔或审美的政治化问题。1937年版中,毁容的怪脸蕴含着主体性与深刻的政治潜力;1995年版中,张国荣的明星脸自带“变形”特性,明星与“诸众”的互看,创造了剧场民主秩序与非物质劳动的艺术,半边毁容所保留的记述行为促进了人群的思考和反抗。然而,这也显出魅影“美容”兼具的后革命意味:追捧“美丽怪物”或许意味着诸众的斗争只能得到虚幻的胜利。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4,共16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