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孝的发生、意蕴结构与本真性——基于现象学-诠释学的一种考察

The Genesis,Meaning Structure and Authenticity of Filial Piety:An Investi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Hermeneutic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孝的发生既非基于“生生”“亲亲”,也非单纯源于“原时间”,而是源于前理论的“理解”。后者的“赋义”特质指引出孝的意蕴结构。“理解”基于其自身的“空间”“时间”“情绪”等特质,使得我们“作为”亲、子角色来照面,由此父母尊亲与子女才会相互“顾惜”,才有慈爱、孝爱之可能。孝的结构非单向的子女朝向父母的孝爱关系,而是具有阴阳时间流特质的亲子关系结构不可分割的环节。虽如此,慈爱更多的是基于自然性,而孝爱更多的是基于仁、善,因而“孝”在前述结构中处于更重要地位。以“孝爱”为重心的关系结构,不仅“参与构成意蕴”“参与构成世界之为世界”,而且根本上就是组建整体意蕴世界的基本结构。正因如此,孝爱总是陷入非本真态。本真态的孝的实现,关键在于“诚”。作为把我们自身引回到子女朝向父母的源初时间流的“理解”活动,“诚”是一种解蔽着的赢获本己自身之行动。
作者 江午奇 Jiang Wuqi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Modern Philosoph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学信念与宗教信仰的认识论和生存论分析”(15JJD72000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9

  • 1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2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3.《周易·系辞上》[M].,..
  • 4G. Lenski, J. Lenki.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fourth editior, New York : McGraw-Hill,1982,P22.
  • 5.《家的哲学纲要》[A].牟博编.《留学哲学博士文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67-335页.
  • 6Henry Sidgwick. The Methods of Ethics. New York:Dover, 1966, P243.
  • 7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Tubingen : Niemeyer,2001, P258--259.
  • 8.《说文解字》第8卷[M].,..
  • 9G. Lenski, J. Lenski,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fourth edition,New York : McGraw- Hill, 1982, P24.
  • 10.《易汉学·易尚时中说》[M].,..

共引文献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