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方临床应用规律,为该方临床定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及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医案,自建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和CNSknowall平台对中医疾病及证候、临床症状、舌象及脉象、中药及其属性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其高频中药与高频证候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16例医案,频次出现最高的前3位疾病是“不寐”“郁证”“眩晕”,最多的证候为痰热内扰证。共出现350味中药,频次前5位是半夏、竹茹、枳实、陈皮及茯苓,四气以温性、平性、微寒多见,五味以甘味、苦味、辛味最多,归经以肺经、脾经、胃经为主。核心中药是半夏、竹茹、陈皮、茯苓、枳实、甘草,与疾病“不寐”及证候“痰热内扰”关联度最高。结论温胆汤加减方在临床上大多用于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郁证及眩晕等疾病,核心中药与其临床定位关联度高。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96-3501,共6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重点项目(YG2021ZD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