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中日经贸合作新机遇
被引量:
2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New Opportunity in China-Japan Economical and Trade Cooper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两三年来 ,中日两国和东亚地区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一些有利于中日经贸合作发展的积极因素 ,即中日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中国加入WTO ;中国将巩固和扩大对日本的出口 ,日本正把对外经贸合作的重点转向中国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出现新发展 ;中日两国越来越重视与对方的经贸合作等。虽然也存在着影响中日经贸合作的不利因素 ,但机遇占主导地位 ,两国的经贸合作将有新发展。
作者
何月香
机构地区
辽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Northeast Asia Forum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经贸合作
新机遇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李小华.
解析“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的神话[J]
.当代亚太,1999(11):19-24.
被引量:5
2
李长久.
美国安然公司的兴衰启示[J]
.国际贸易论坛,2002(2):53-57.
被引量:2
3
徐长文.
增势将放缓——中日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及趋势[J]
.国际贸易,2001(3):19-2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9
1
杜海龙,胡涛.
论中日贸易的快速增长及结构性变化[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29-32.
2
全圣兴.
“中国的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变化[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1):45-49.
被引量:9
3
楼春豪.
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威胁论”的实质[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3):14-18.
被引量:1
4
张昌兵.
中日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及其对亚太地区的影响[J]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6):38-40.
5
于静静,闫峰.
中日经贸往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现代日本经济,2002(4):7-10.
被引量:1
6
邓小葵.
开放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影响因素分析[J]
.学理论,2018(8):55-57.
7
李萍,罗宁.
“世界工厂”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定位:理论分析与事实观察[J]
.社会科学研究,2003(4):51-55.
被引量:11
8
李怀政.
我国三大贸易伙伴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比较与思考[J]
.国际贸易问题,2004(4):32-35.
被引量:10
9
雷鸣.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及对策分析[J]
.现代日本经济,2004,23(3):26-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张祖国.
日本贸易政策的转变——从否定到利用地区主义[J]
.现代国际关系,2002(5):40-44.
被引量:3
2
胡鞍钢.
建立中国、中国香港特区、日本、韩国三国四方自由贸易区设想[J]
.国际经济评论,2001(2):17-20.
被引量:30
3
冯昭奎.
10+3:走向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21-26.
被引量:34
4
金熙德.
“后‘雁行模式’”时代的中日关系[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16-21.
被引量:29
5
宋林飞.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七个关键问题探讨[J]
.当代亚太,2002(8):14-2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全国花,高德胜.
试论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几个问题[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5):56-57.
2
李咏涛.
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看日本的战略问题[J]
.经济经纬,2004,21(2):45-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泓.
日本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评析[J]
.亚太经济,2004(S1):6-8.
被引量:2
2
郭丽.
金融危机影响下日本对亚洲经济合作新战略[J]
.亚太经济,2011(5):14-16.
1
日本经济缓慢复苏 中日经贸呈现良机[J]
.中外经贸信息,2000(2):13-13.
2
吴仪.
积极发展中日经贸合作[J]
.国际贸易,1992(9):10-11.
3
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中日经贸合作新领域[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9(11):62-62.
4
郭莉.
全方位合作框架——新形势下的中日经贸合作[J]
.国际贸易,2000(8):4-5.
5
吴寄南.
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和中日经贸合作[J]
.国际商务研究,1998,19(2):42-48.
6
徐长文.
日本经济形势和中日经贸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
.国际金融研究,1996(2):14-16.
7
刘思佳,刘文峰.
中日经贸关系与亚洲经济一体化[J]
.商业文化,2016,0(9):12-12.
8
刘全顺.
中日经贸合作的态势与展望[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0):58-62.
被引量:4
9
吴国新,高长春,刘淑懿.
中日经贸合作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影响研究[J]
.国际商务研究,2009,30(1):52-58.
被引量:6
10
邱家洪,张远平.
中日经贸合作的近忧:“政冷”影响“经热”[J]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6):49-52.
<
1
2
>
东北亚论坛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