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学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性质的最新解释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表示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 ,而且是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在这些新的理解中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 :张一兵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历史现象学” ,俞吾金则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而刘福森则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历史生存论”。
作者
吴宏政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4,共6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关键词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历史现象学
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历史生存论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5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7
1
刘福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社会历史性原则[J]
.社会科学战线,1991(3):1-8.
被引量:18
2
刘福森.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J]
.理论探讨,2001(6):20-24.
被引量:31
3
孙伯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特征与历史命运”笔谈 作为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3):1-5.
被引量:22
4
刘福森,厉复魁.
真理的人性基础[J]
.东北史地,1996(3):11-15.
被引量:2
5
俞吾金.
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J]
.浙江学刊,2002(1):46-52.
被引量:29
6
刘福森,张维久.
论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J]
.人文杂志,1991(5):28-33.
被引量:3
7
王金福.
两种意义上的历史概念与两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J]
.东南学术,2000(1):52-59.
被引量:6
8
刘福森.
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观念变革[J]
.哲学研究,1988(10):33-39.
被引量:12
9
俞吾金.
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学说的基本特征[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1(1):15-28.
被引量:6
10
张一兵.
作为哲学本体规定的历史与时间──从黑格尔到马克思[J]
.江海学刊,2000(2):79-81.
被引量:2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王金福.
从费尔巴哈哲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0(4):17-21.
被引量:5
2
刘福森,付丽芬.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1992(3):1-7.
被引量:4
3
刘福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社会历史性原则[J]
.社会科学战线,1991(3):1-8.
被引量:18
4
俞吾金.
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J]
.中国社会科学,1995(6):96-107.
被引量:42
5
发展伦理学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J]
.哲学动态,1996(4):29-31.
被引量:14
6
刘福森,孙忠梅.
“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J]
.哲学动态,1995(11):23-26.
被引量:22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补,1975年出版.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87..
<
1
2
3
4
5
6
>
共引文献
253
1
郦平.
技术伦理何以可能考源——基于哲学本体论的转向[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8):37-42.
2
李枭鹰.
高等教育价值的关系论审视[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4(1):23-35.
3
宗益祥.
论马克思中学时代的启蒙主义新闻观——兼论马克思新闻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自觉[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1(1):39-47.
被引量:1
4
李子帆.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思想关系的演进历程——基于从《手稿》到《形态》的文本学考察[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2(3):52-88.
5
王光明,甄祎明,刘静.
教育循证:内涵、理念、特征及实施[J]
.教育科学,2023,39(6):17-23.
被引量:2
6
吴雪.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征的三个维度[J]
.怀化学院学报,2023,42(6):84-89.
7
何志鹏.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法治贡献[J]
.法商研究,2021,38(3):12-25.
被引量:5
8
曹典顺.
哲学原理研究与多元体系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范式[J]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8(1):3-18.
9
张兴桥.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规律观”[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59-62.
10
闵家胤.
Ψ场(道场)研究的哲学意义[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26-30.
被引量:1
<
1
2
3
4
5
…
26
>
同被引文献
14
1
高兴华.
恩格斯对科学观的重大贡献[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3-9.
被引量:1
2
赵小平.
论民初国会的失败[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66-70.
被引量:3
3
刘福森.
生存的关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J]
.理论探讨,2002(2):17-21.
被引量:19
4
张石生,康世焜,汪达成,曹石遗.
一类抽象广义双拟变分不等式[J]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5(2):43-50.
被引量:5
5
刘福森.
奠基于新哲学的发展伦理学——论发展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6-11.
被引量:1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10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
<
1
2
>
引证文献
3
1
黄赞梅.
回到恩格斯:恩格斯的“历史观点”再认识[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202-207.
2
黄赞梅.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再认识[J]
.文艺理论研究,2004(5):49-53.
被引量:2
3
历玉英.
历史生存论:马克思的新自然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5-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黄赞梅.
试论文学评价的人学标准[J]
.湖南社会科学,2008(6):148-152.
被引量:2
2
杜建丽.
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综述[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1):12-14.
被引量:1
3
邓晓臻.
马克思自然观的文本探究——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世界观的关系问题[J]
.理论月刊,2011(6):25-27.
被引量:5
4
武讳.
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综述[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6):329-329.
被引量:1
5
刘靠山.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传统自然观的变革——在生存论的视角下[J]
.武夷学院学报,2021,40(4):13-18.
6
赵炎秋,邓智.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与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兼论“历史观点”的翻译[J]
.浙江社会科学,2024(4):121-131.
1
俞吾金.
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J]
.学术研究,2001(10):5-12.
被引量:32
2
刘福森.
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5(2):3-9.
被引量:4
3
俞吾金.
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上)[J]
.江海学刊,2013(4):17-26.
被引量:7
4
俞吾金.
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下)[J]
.江海学刊,2013(5):21-30.
被引量:7
5
刘福森.
从本体论到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3):25-30.
被引量:16
6
刘宇兰.
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J]
.科教文汇,2008(22):239-239.
7
李国俊,何艳庆,孙伯宁.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立场和原则[J]
.学术交流,2012(1):14-17.
被引量:1
8
刘福森.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J]
.人文杂志,2003(6):1-5.
被引量:7
9
段忠桥.
实践唯物主义绝非历史唯物主义——质疑俞吾金的两个新论据[J]
.山东社会科学,2015(2):52-57.
10
吴宏政.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生存论[J]
.学习与探索,2006(1):117-119.
<
1
2
>
人文杂志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童根树
李国强
王元清
王平
周福霖
聂建国
薛建阳
姚谦峰
石永久
相关机构
同济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相关主题
刚度
木材检验
木材
力学性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