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8-140,共3页
Thinking
参考文献16
-
1章尚正.“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反思[J].旅游学刊,1998,13(6):21-22. 被引量:60
-
2马波.转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J].旅游学刊,1999,14(6):34-38. 被引量:65
-
3寇亚爱.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途径:政府主导,地域间协作[J].中国第三产业,1999(12):30-31. 被引量:3
-
4张跃西.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3):211-215. 被引量:16
-
5田钊平,胡丹.试论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战略选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13-15. 被引量:4
-
6郝索.论我国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与政府行为[J].旅游学刊,2001,16(2):19-22. 被引量:69
-
7黄晨晨.西部开发:旅游先行 效益先行——论西部大开发中旅游业的地位和发展模式[J].旅游学刊,2000,15(4):43-46. 被引量:39
-
8姚作为.中国旅游业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J].南方经济,2001,30(5):21-24. 被引量:36
-
9左冰.旅游竞争优势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新战略观[J].经济问题探索,2001(7):106-108. 被引量:37
-
10王欣.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J].社会科学家,2000,15(3):50-54. 被引量:53
二级参考文献28
-
1江厥中.可持续发展的贵州风景名胜事业[J].风景名胜,2000(2):20-21. 被引量:7
-
2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J].社会科学家,1999,14(5):20-23. 被引量:112
-
3张跃西.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兼论旅游城镇的布局与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1):56-58. 被引量:16
-
4徐晓歌.旅游业投入产出分析的目的、方法与实例[J].旅游学刊,1991,6(3):39-43. 被引量:6
-
5金吾伦.“总统工程”与社会范式变革──信息高速公路及其社会意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5):22-31. 被引量:4
-
6郝索 陈实.旅游产业发展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
7王志刚.国外的旅游网站[N].中国旅游报,2000-01-05(1).
-
8邱嵩.信息技术为旅游产品插上翅膀[N].中国旅游报,2000-04-17(10).
-
9颜世宗.网上旅行社挑战旅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0-03-21(3).
-
10李志庄.Ctrip直面"新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0-03-10:D1.
共引文献466
-
1朱华,何畅.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7(11):58-61. 被引量:4
-
2张攀.旅游业作为战略产业在西部开发中的可行性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S1):165-168.
-
3郑少林.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6(5):152-154. 被引量:9
-
4刘志林.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1):5-11. 被引量:5
-
5向宏桥,张新平.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研究[J].生态经济,2004,20(S1):178-182. 被引量:6
-
6余永霞.我国主题公园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z1):414-417.
-
7饶光明.大西南旅游发展战略:创建旅游经济发展圈[J].商业研究,2002(22):91-95. 被引量:4
-
8张跃西.浙江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101-103. 被引量:7
-
9丁玄圭.旅游饭店业投资管理思考[J].唐都学刊,2001,17(S1):80-81. 被引量:2
-
10赵全科.西部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J].旅游学刊,2000,15(5):47-49.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73
-
1肖鲲.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与措施[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36-36. 被引量:1
-
2夏宇尘.我国西部旅游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J].北方经济(内蒙),2004(7):45-46. 被引量:4
-
3张广瑞.旅游服务[J].旅游学刊,1999,14(3):69-74. 被引量:8
-
4庄志民.旅游服务的八大文化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2(5):64-66. 被引量:9
-
5王大悟.中国旅游服务标准化研究[J].旅游学刊,1997,12(2):12-16. 被引量:19
-
6邹宏霞,李唯宁.入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28-30. 被引量:2
-
7李艳白.旅游服务的的质量标准及经济意义[J].北方经贸,1999(3):85-86. 被引量:10
-
8徐秀敏.非语言交际在旅游服务中的作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0(5):13-16. 被引量:1
-
9孔建新.对旅游产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新疆金融,2004(2):9-12. 被引量:5
-
10麻亚军.服务蓝图:国际上最新旅游服务设计方法[J].旅游科学,2001,15(1):44-4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7
-
1李诗琦.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7(3):297-298. 被引量:6
-
2周常春.城市会展业直接经济影响的对比研究[J].思想战线,2004,30(5):89-93. 被引量:20
-
3胡小纯,冯学钢.中外旅游服务研究综述及评价[J].思想战线,2004,30(5):133-137. 被引量:9
-
4魏冰.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5):87-89. 被引量:4
-
5朱晶.关于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1):207-209. 被引量:7
-
6狄敏.探究WTO背景下完善我国旅游业法律环境的对策[J].当代经济,2008,25(8):46-47. 被引量:1
-
7李涛.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31(2):97-10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50
-
1张曦.基于中部六省对比的山西省旅游发展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0):89-90.
-
2胡海燕,黄林,骆红莲.新疆旅游资源开发与金融支持路径选择——以金融支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可可托海景区发展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32-38. 被引量:13
-
3郭卫兵.浅谈安阳市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J].市场周刊,2009,22(7):46-48. 被引量:3
-
4罗秋菊,李晓莉.会展与酒店效益及配置关系研究——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例[J].旅游科学,2005,19(2):66-72. 被引量:32
-
5白日荣.山东国际旅游现状与发展战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19(3):90-94. 被引量:3
-
6何金菊,杨定华.自由化背景下我国旅游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中国商界,2009(8):159-160.
-
7罗文斌,付淑礼.我国旅游理论“综述研究”现状及其影响评价[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7):12-18. 被引量:5
-
8王洁,李映辉,许春晓.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评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6):45-48. 被引量:7
-
9韩立红,郭颖.黑龙江省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措施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4):22-23. 被引量:1
-
10周常春,程旭.从国内外比较看中国展览业的发展特点[J].商业研究,2007(5):39-45. 被引量:3
-
1本刊记者,田艺菲.邮轮在中国,存在更多的可能性[J].旅游世界,2017,0(3):62-63. 被引量:2
-
2魏婷.上海世博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102-102.
-
3龚培连,彭曙曦,彭鸿林.深圳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建立[J].中国物价,1994(11):3-7.
-
4陈耀.新世纪海南旅游怎么走?[J].特区展望,2001(6):39-41.
-
5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5(1):10-14. 被引量:107
-
6文岚.浅析长沙市会展业CRM[J].商场现代化,2008(33):218-219.
-
7张井.用经济理论指导商业体制改革[J].广西商业经济,1993(3):17-21.
-
8黄广才.金融风暴下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J].中国商贸,2011,0(02X):147-148.
-
9李颜.海南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实证分析及发展策略[J].科技和产业,2009,9(3):4-7. 被引量:4
-
10黄国雄,马龙龙,刘勇.论商业的产业地位及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3):5-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