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期权激励扭曲:过程、原因与教训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赋予企业经营者剩余索取权是破解现代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难题,激励企业经营者维护股东利益的最有效的所有权安排,而曾被视为实现剩余索取权最佳方式的股票期权制度却被证明可能成为破坏股东利益的工具。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股票期权安排制度的缺陷与期权激励扭曲的必然联系,指出赋予经营者剩余索取权并非一定能够维护股东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实行剩余分享制度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 陈弘 朱光华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
出处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8,共7页 China Economic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阿尔钦 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译本[C].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2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3钱颖一.《企业理论》.载于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
  • 4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31(9):3-15. 被引量:1551
  • 5刘芍佳,李骥.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J].经济研究,1998(8):3-12. 被引量:306
  • 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
  • 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
  • 8刘澜.《弑神的年代:CEO篇》,《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7月11日
  • 9万流芳.《关于美国公司改革法案的另类思考》.《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8月19日.
  • 1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

共引文献1837

同被引文献35

  • 1霍毅芳.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扭曲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探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28(1):60-61. 被引量:3
  • 2傅卫锋,周迎春.浅谈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J].新疆金融,2005(3):31-33. 被引量:7
  • 3汪丁丁.产权博弈[J].经济研究,1996,31(10):70-80. 被引量:111
  • 4科斯 哈特 等.契约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
  • 5哈罗德·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6路易斯·普特曼 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7拉斯沃因 汉斯·韦坎德.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 8迈克尔·詹森 凯文·墨菲.绩效报酬与对高层管理的激励[A]..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27—273.
  • 9O·哈特.企业、合同和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34-236.
  • 10提摩西·维克.价值投资法[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