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7
-
1陈明华,王占启.海峡两岸环境犯罪之比较研究[J].法律科学,2000,18(1):116-124. 被引量:14
-
2张宏伟.“论危害环境罪的特征”,《刑事法专论》(下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0页.
-
3张梓太.《环境保护法》,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
4陈泉生.环境权之辨析[J].中国法学,1997(2):61-69. 被引量:119
-
5德国刑法第325条.
-
6[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页.
-
7澳门刑法典第268条.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张奉莲,王松,汪嘉莉,尹恒,廖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7,34(4):278-279. 被引量:16
-
2黄维国,陈愉快,余伟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尿毒症伴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18,39(4):431-434. 被引量:19
-
3李乃谦.熟地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7,15(1):14-15. 被引量:225
-
4陈莉,许军英,王超英,余红.奥氮平联合CRRT治疗尿毒症脑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3):250-251. 被引量:8
-
5丁道银,胡泉,李雪,胡望平.枸橼酸抗凝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成功救治尿毒症并发脑出血1例[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9):906-907. 被引量:5
-
6云锐,张艳玲,薛超辉.自拟芪黄活血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毒素、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0):3326-3329. 被引量:9
-
7邓晓风,唐玲,万莉,代青,周莹,唐贵文.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长因子-15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4):409-411. 被引量:49
-
8屠锡芬.泄毒健脾益肾汤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6):895-896. 被引量:20
-
9杨锦.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作用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9):88-89. 被引量:9
-
10刘继红,弓晓丽,张利霞.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4):4373-4374.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134
-
1刘清生.中国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从个人法学到社会法学[J].政治与法律,2023(1):24-37.
-
2徐丹,郭洁.我国环境行政许可听证主体制度之完善[J].行政与法,2021(9):117-129.
-
3王雨荣.略论作为人权的环境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4):100-116. 被引量:8
-
4宫为所.论环境权之非法律权利属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12-114. 被引量:6
-
5段洪波.论当代中国公民环境权及其实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5):139-142.
-
6温晓燕.论环境权[J].社科纵横,2006,21(5):76-77.
-
7丁先桂.试论公民环境权的保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49. 被引量:1
-
8黄博雅.中美有毒空气污染物防控比较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96-99. 被引量:6
-
9陈颐.略论环境法立法思想的源变——兼及我国环境法制的具体走向[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8(6):74-78. 被引量:6
-
10李义松.论排污权的定位及法律性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1):94-99.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65
-
1陈赛,王汉玉,苏忠军.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防范原则[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2-73. 被引量:9
-
2樊鹏,张凯.浅论环境法中的正当防卫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2):46-48. 被引量:2
-
3谭明.环境刑法若干问题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3,11(1):12-15. 被引量:6
-
4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J].法商研究,1995,13(4):55-62. 被引量:512
-
5张明楷.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兼论刑法的补充性与法律体系的概念[J].法学研究,1994,16(6):50-56. 被引量:96
-
6张世增.关于在我国立法中确立公民环境权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3,17(8):69-74. 被引量:5
-
7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之局限性分析[J].法商研究,2003,20(1):73-78. 被引量:34
-
8曹树青.环境平等权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4):48-51. 被引量:2
-
9傅剑清.论我国诉讼证据制度改革对环境民事诉讼的影响[J].当代法学,2003,17(1):78-81. 被引量:2
-
10吴占英.污染大气罪立法刍议[J].孝感学院学报,2005,25(5):62-65. 被引量:3
-
1陈轶.面对噪声污染要勇于维权[J].决策导刊,2004(8):34-34.
-
2《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出版发行[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5).
-
3田铮.完善我国贪污贿赂犯罪刑法规定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3):86-87. 被引量:3
-
4王吉春.环境刑法立法模式比较研究[J].福建法学,2014,0(4):45-50. 被引量:1
-
5陈乐,常玉峰,邱红芬.受贿罪争议问题比较研究[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6(2):44-47. 被引量:1
-
6蔡秉坤,李清宇.两大法系环境刑法重大问题的比较与借鉴[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100-103. 被引量:6
-
7王吉春.发达国家环境刑法立法模式的比较研究[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5):124-128.
-
8黄策.简析食品安全领域刑法规制之不足[J].卷宗,2013,3(10):342-342.
-
9李旭东.可持续发展中环境刑法的作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77. 被引量:6
-
10肖隆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与环境立法[J].法学评论,1983,1(Z1):123-12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