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
被引量:
37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alent Demand of Eu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中,环境工程本科教育起步最早,也发展最快,20多年来,为我国的污染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就专业设置及分布、师资、科研,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分析,并对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作者
张焕祯
罗湘南
赵滨燕
罗人明
王巧玲
机构地区
河北科技大学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4,共6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中国
环境工程
本科教育
高等环境教育
人才需求
教育发展
教育改革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139
引证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207
参考文献
11
1
陆根法,尹大强,许鸥泳,丁树荣,钱瑜.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建议[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569-578.
被引量:25
2
韦进宝,吴新国,袁福环.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与建议[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579-585.
被引量:14
3
胡亨魁,刘大银,柯贤文,傅朝杰,鄢达成,张燕,谈军.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体系现状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586-592.
被引量:29
4
陆根法,尹大强,丁树荣,许鸥泳.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617-624.
被引量:19
5
尹大强,陆根法,丁树荣,许鸥泳.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607-616.
被引量:7
6
邓南圣,袁福环,韦进宝,杜予民.
中日高等环境教育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625-635.
被引量:11
7
郭怀成,邹锐,刘磊.
中加高等环境教育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600-606.
被引量:8
8
沈耀良,黄勇.
欧洲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J]
.高等建筑教育,2001,37(4):72-74.
被引量:16
9
孙裕生等.我国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查与分析.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338~346.
10
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高等学校大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林屹,张晓莹.
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最新审定结果[J]
.环境科学,1996,17(2):90-91.
被引量:3
2
团体著者,日本高等教育与赴日留学总览,1995年,112页
3
团体著者,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1994年
4
团体著者,世界各国高校名录.下,1990年,9页
5
团体著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专业目录简介,1989年
6
团体著者,中国高等学校大全,1989年
7
团体著者,全国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名册,1987年
8
匿名著者,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
9
团体著者(译),21世纪议程,1993年
10
卢嘉锡,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3期,13页
<
1
2
3
>
共引文献
106
1
刘守江,胡翠华,黄尤优,张斌.
高等师范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思考[J]
.四川环境,2008,27(3):123-126.
被引量:2
2
肖玉良,夏成才,游桂荣,韩俊芬,李福荣,郭丰广.
医学院校应重视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3):231-233.
被引量:2
3
刘鸣达,张玉龙,李军,黄毅.
谈加强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J]
.高等农业教育,2001(S1):24-26.
被引量:2
4
陈卫民,刘浩.
环境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些改善建议[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4):213-214.
被引量:4
5
陈建秋,沈卫阳,陈家全,张景环,陆涛.
药学类高校开设环境相关专业的意义和必要性[J]
.市场周刊,2009,22(12):123-124.
被引量:5
6
许信旺.
高师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探讨——兼论地理教育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形式与方法[J]
.池州学院学报,1999,19(3):64-67.
7
陈俊英.
中日两国大学的环境教育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4(4):75-79.
被引量:2
8
周志华,步慧娟.
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尝试[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F10):20-22.
9
李顺兴,陈智煜,陈焕林,方振锋,郑龙.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
.环境保护,2005,33(4):35-39.
被引量:14
10
李顺兴,邓南圣.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92-96.
被引量:19
<
1
2
3
4
5
…
11
>
同被引文献
139
1
李凤英.
农业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教文汇,2007(31):60-61.
被引量:2
2
黄方.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3(z1):61-62.
被引量:9
3
尹华强,刘勇军,蒋文举,金燕,朱晓帆,苏仕军.
突出特色 探索环境工程课程建设新路[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47-48.
被引量:8
4
刘宏,吴春笃,黄勇强.
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56-57.
被引量:25
5
李国学,刘英,张从.
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类课程建设和发展趋势[J]
.高等农业教育,1999(6):45-47.
被引量:6
6
张焕祯,匡颖,王智丽,庞博.
环境工程本科人才需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环境工程,2013,31(S1):685-687.
被引量:8
7
张明泉,曾正中,陶燕,管清玉.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112-115.
被引量:26
8
李顺兴,陈智煜,陈焕林,方振锋,郑龙.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
.环境保护,2005,33(4):35-39.
被引量:14
9
李顺兴,邓南圣.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92-96.
被引量:19
10
柴立元,王云燕.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60-62.
被引量:57
<
1
2
3
4
5
…
14
>
引证文献
37
1
刘明贺.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探索[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162-164.
被引量:4
2
张焕祯,赵茜.
面对“两师”制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
.环境工程,2009,27(S1):554-557.
被引量:6
3
冯俊生,陈小红.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成功,2007(1):153-154.
4
李顺兴,陈智煜,陈焕林,方振锋,郑龙.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
.环境保护,2005,33(4):35-39.
被引量:14
5
华兆哲,陈坚,堵国成,李寅,李秀芬,伦世仪.
以特色求创新 以科研促教学——江南大学环境工程本科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2):69-73.
被引量:17
6
蒲清平,刘芳,王丹云.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
.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112-114.
被引量:5
7
何晓威.
大学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4):316-318.
被引量:7
8
韦薇,吴丹丹,郭子义.
对云南四所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引起的思考[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9):46-50.
被引量:12
9
戴捷,张竹青,邹吉高.
环境工程人才需求分析与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7(31):29-30.
被引量:7
10
刘晓宁,吴奇.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环境专业的教学改革[J]
.新西部(理论版),2007(11X):196-196.
被引量:4
<
1
2
3
4
>
二级引证文献
207
1
王菲菲,国洁,葛磊,俞磊,陈晓轩.
高校转型视域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分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6):54-55.
被引量:4
2
魏春梅,谷晋川.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9):30-32.
被引量:11
3
杨柳.
浅谈当代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J]
.高教论坛,2007(6):180-182.
被引量:3
4
牛俊玲,徐亚辉.
环境工程专业跨学科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2).
被引量:7
5
刘明贺.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探索[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162-164.
被引量:4
6
徐娟,黄兴周.
大学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以西南边疆大学教育为例[J]
.新课程学习(中),2009,0(5):88-89.
7
华兆哲,陈坚,堵国成,李寅,李秀芬,伦世仪.
以特色求创新 以科研促教学——江南大学环境工程本科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2):69-73.
被引量:17
8
申秀英,徐美,刘春腊,刘沛林.
提升当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对策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146-151.
被引量:11
9
晁彩林,商丽颖.
将环保观念融入课堂教学[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29-130.
10
雷鸣,廖柏寒,杨仁斌,铁柏清,秦普丰.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就业形势及其教学改革[J]
.高等农业教育,2008(7):61-64.
被引量:44
<
1
2
3
4
5
…
21
>
1
许英杰.
上海农业和农村环境状况及其人才需求分析[J]
.河南农业,2012(18):6-7.
2
张焕祯,匡颖,王智丽,庞博.
环境工程本科人才需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环境工程,2013,31(S1):685-687.
被引量:8
3
刘亚洁.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与日美加三国之比较研究[J]
.环境教育,2000(5):20-22.
被引量:3
4
徐超.
论近期中国高等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J]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20-24.
5
陈士明,徐颂,江学顶.
面向环保产业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58-61.
被引量:4
6
高爱环,韦寿莲.
对新世纪高等环境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
.肇庆学院学报,2004,25(5):88-90.
被引量:6
7
黄江丽.
论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24(5):12-14.
被引量:2
8
赵滨燕,张焕祯,罗湘南.
试论我国高等环境工程教育[J]
.社会科学论坛,2003(9):93-94.
被引量:4
9
石晓枫.
对高等环境教育改革的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0(1):63-66.
被引量:3
10
刘亚洁.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与日、美、加三国之比较研究[J]
.凉山大学学报,2001,3(1):108-111.
<
1
2
>
环境保护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陆建华
陈赟
鲍鹏山
李见勇
赵德鸿
张福旺
李锐
杨惠东
葛晓音
相关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相关主题
《逍遥游》
中国画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