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肝穿刺作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创伤性和局限性,因而探讨准确可靠的无创方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情判断和疗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
余梅香
余绍源
唐智敏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
关键词
肝纤维化肝硬化
诊断指标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17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0
1
王英杰,王宇明,李梦东.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的测定及其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5,11(4):190-191.
被引量:38
2
许洪伟,朱菊人,孙成刚,万昭海,陆伟君.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临床价值[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1):55-55.
被引量:37
3
陈瑞烈,张惠娟,方婵英,方少鹏.
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总胆汁酸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2):95-96.
被引量:20
4
连粤湘,邓子德,李月娥,雷春亮,唐小平.
肝病患者纤维化不同分期时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的测定及意义[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56-157.
被引量:8
5
谢冬英,谢仕斌,李勇忠,姚春斓,姚集鲁.
肝纤维化与门静脉、脾静脉直径、脾脏大小及血细胞计数的关系[J]
.中华消化杂志,2000,20(5):308-310.
被引量:31
6
郑荣琴,吕明德,苏中振,任杰,蔡银科,姚集鲁.
超声评价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指标筛选[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20-22.
被引量:45
7
闻勤生,宋海棠,赵柏山.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0):38-40.
被引量:8
8
郝菁华,石军,任万华,韩国庆,朱菊人,王万忠,王书运,谢英渤.
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脏微循环状况的关系[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1):35-37.
被引量:14
9
章芬美,王灵燕,张正贤,朱法望,徐子宁,泮农.
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意义[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0):769-772.
被引量:8
10
郝云龙,闻勤生.
血流速度测定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慢性肝病病理分期的关系[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6):337-338.
被引量:3
<
1
2
3
>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裴豪,曹立森.
血清Ⅳ型胶原、层连蛋白和透明质酸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实用肝脏病杂志,1996,1(2):91-92.
被引量:11
2
叶红军,高永生,王丽英,肖红,计秀生,潘春芝,冯雪梅.
血清Ⅲ型前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9(2):90-92.
被引量:65
3
李桂芳,刘万菊,周民伟.
血清透明质酸评价肝硬化肝癌预后的价值[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10(2):90-91.
被引量:7
4
徐智章.
多普勒超声在血流量测定中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4,3(1):1-6.
被引量:24
5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7.
被引量:1767
6
李伟道,欧晓娟,叶红军,田玉静,刘世煊,张培林,刘晋萍,唐路红.
血清Ⅲ型前胶原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价─1199例测定结果分析[J]
.肝脏病杂志,1995,3(2):77-79.
被引量:27
7
方惠民,赵金铸.
B型超声肝静脉显示诊断慢性肝病的初步观察[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89,7(2):116-117.
被引量:2
8
云玉珍,薛利芳.
彩色多普勒观察85例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方向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7):413-413.
被引量:9
9
唐明灯,董惟誉,刘用华,何品玉,李珍儿,陈贻胜,林志辉.
核素直肠-门脉显像及其临床初步应用[J]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6,16(1):54-55.
被引量:5
10
黄智铭,韩清锡,胡滨.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与血小板关系的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2):98-98.
被引量:9
<
1
2
3
4
5
…
9
>
共引文献
317
1
邵健,董翠英.
急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变化及意义[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78-2978.
2
李静,柳伟,马楠.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测定及其临床价值[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088-3089.
被引量:1
3
黄玉藏.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8).
被引量:1
4
于明辉.
安络化纤丸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8):102-102.
被引量:1
5
李琛,钟伟,刘映川,范惠玲,罗永芬.
门体分流性脑病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58-59.
6
张新云,李满桂.
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检测中的意义[J]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48-49.
被引量:4
7
杨娜,冯蕾.
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S1):236-243.
被引量:11
8
任杰,郑荣琴,谢仕斌,苏中振,黄冬梅,姚集鲁.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组织纤维化图像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研究[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4,13(1):35-37.
被引量:6
9
涂蓉,梁扩寰,郭俊渊.
肝脏形态学改变与肝储备功能关系的研究现状[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6):549-551.
被引量:2
10
贾镭,姜达.
肝硬化与肝转移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3):322-324.
<
1
2
3
4
5
…
32
>
同被引文献
10
1
叶远红,张安忠.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含量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3,6(1):26-27.
被引量:30
2
钱绍诚.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可逆性[J]
.中华消化杂志,1995,15(5):251-252.
被引量:134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被引量:14014
4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被引量:1254
5
孙守才,刘光炜.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2):120-121.
被引量:11
6
丁红兵,陈永鹏,冯筱榕,刘定立,吴爱华,章廉.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2):78-80.
被引量:77
7
李成忠,万谟彬,曾民德,茅益民,范竹萍,曹爱平,李继强,邱德凯,苏炳华,何清波,陆伦根,叶军,蔡雄,陈成伟,王吉耀,胡德昌,张清波,巫善明,周霞秋,朱金水,张惠泉.
非创伤性诊断指标优势组合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5):261-263.
被引量:67
8
钱引坤.
联合检测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1,21(4):408-408.
被引量:5
9
杨伟,焦平华,王晓丹,邢继章,孙晓玲.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价值的初探[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2):84-86.
被引量:28
10
杨耀娴,党彤,张月成,张坚.
联合检测血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19(1):56-5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5
1
周语平,刘光炜,杨志军.
复肝宁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J]
.甘肃科技,2004,20(5):125-126.
被引量:6
2
叶振斌,王晓明,李彬,吴丹.
血清HA、PCⅢ、CⅣ、LN联检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3):247-248.
被引量:2
3
邓学忠,林强,吴鸿.
老年肝硬化76例临床分析[J]
.河北医学,2003,9(6):504-506.
被引量:1
4
董翠英,潘林梅.
血清HA、CIV、LN、IL-8联检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探讨[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5):300-301.
被引量:2
5
施根林,林国英.
高浓度血清透明质酸稀释测定中稀释液的选择[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6-4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梁治学,胡燕,周语平,李其忠.
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CⅣ和肝组织SOD、MDA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09,37(4):36-38.
被引量:6
2
陈诗慧,郭兴伯.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近况[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82-384.
被引量:11
3
邵健,董翠英.
血清透明质酸与单胺氧化酶联检在肝纤维化中的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5):375-376.
被引量:3
4
邵健,董翠英.
HBV携带者血清HA与MAO联检的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3):227-228.
被引量:5
5
王晓萍,周语平,周明旺.
复肝宁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胶原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5):308-310.
6
梁治学,胡燕,周语平.
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标志物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2):71-73.
被引量:5
7
梁治学,胡燕,周语平,李莲英,李其忠.
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125-126.
8
梁治学,胡燕,周语平,李其忠.
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标志物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5):766-768.
9
岑柏春.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3):265-267.
被引量:1
10
徐礼通,李峰.
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36例[J]
.中国药业,2012,21(A01):149-150.
被引量:3
<
1
2
>
1
俞萍,周红燕,朱建娟.
替比夫定/复方鳖甲软肝片或二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33-3435.
被引量:1
2
刘茵,赵国荣.
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指标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05,11(4):74-75.
被引量:1
3
杨晋原.
脂肪肝中医辨治五法[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1):44-45.
被引量:25
4
高政聪.
肝硬化诊断方法研究新进展[J]
.甘肃医药,2012,31(9):675-677.
被引量:2
5
罗燕.
HIV/HCV双重感染患者40例临床分析[J]
.内科,2014,9(1):49-50.
被引量:1
6
汪明明.
乙肝治疗:团队支持 更易坚持[J]
.大众医学,2006(8):19-19.
7
刘平.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发展问题[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3):268-271.
被引量:18
8
刘成海.
重视补虚化瘀中药对肝硬化肝脏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6):321-323.
被引量:11
9
张华.
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中医药大有可为——访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肝病专家刘平教授[J]
.肝博士,2013(5):8-10.
被引量:1
10
魏继童,姚小华.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疗效观察[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4):59-60.
被引量:8
<
1
2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荣清
孙宝盛
黄钧
任南琪
魏源送
徐亚同
罗晓
李军
王光华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微生物群落结构
零价铁
底泥
磷脂脂肪酸
铬污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